30歲官員比75歲媽早打疫苗?美醫看台「接種順序」:失望

▲台灣疫苗仍舊短缺,目前僅開放第一、二、三類人施打,一般民眾必須再等等。(示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台灣疫苗仍舊短缺,目前僅開放第一、二、三類人施打,一般民眾必須再等等。(示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疫苗仍舊短缺,目前僅開放第一、二、三類人施打,要等到疫苗陸續到位之後,才會繼續往下開放施打,而對於接種順序,指揮中心也有公布,但各界對於此份名單頗有微詞。對此,美國華裔醫師Justin Yang也坦言「看到台灣的疫苗接種順序,確實讓人蠻失望的,並以美國的施打順序以及疫情景況舉例,認為台灣不該讓30歲官員比那些75歲的長者還早施打疫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Justin Yang指出,第一個最大的差異,是麻州phase one (第一期)接種種對象是風險最大(醫護/看護,消防救護/警察)或是得病後可能產生重症或死亡個高風險人群(長照/安養院,流民);台灣則把「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和村里長擺在第二順位。

「身體健康的官員或是村里長即使被傳染COVID19重症死亡的機率會比長照老人或流民要來的低很多,因此,我個人不覺得官員或是村里長的順位應該比長照人員或是警察還高,重症以及死亡的風險跟接觸風險應該一起評估。」

▲日本政府捐贈的124萬劑AZ疫苗將在6月15日開始施打,匡列7種「目標接種」對象,不分優先次序都能接種。(圖/NOWnews製表)
▲目前台灣疫苗施打以第一類為主,逐步開放。(圖/NOWnews製表)
Justin Yang提到,台灣目前沒有很重視長照、安養機構的COVID-19風險,這個去年麻州和紐約可是付了很慘痛的代價而學習到的經驗,去年三到五月,美國重災區的長照、安養院簡直是「等死院」,美國COVID-19死亡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來自安養院,在麻州一半的COVID-19死亡人數來自於安養院裡的老人。

「去年很多新聞畫面,是一袋又一袋的老人從長照機構裡被抬出來,台灣應該儘快建立安養院醫療人員及老人每週定期PCR篩檢的機制,同時,應該安排長照、安養院人員為疫苗接種的第二順位,等到你因為有症狀才去篩查,查到一個陽性老人的時候,那個長照機構基本上就完了。

Justin Yang無奈表示「說真的,這一份接種順序的安排,還蠻令人失望的,台灣應該利用最引以為傲的健保資料庫系統,透過TOCC和慢性病史運算出接種順序,而不是單單以接觸風險來制定接種順序。這樣的順序在去年還沒有社區感染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現今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接種順序就應該調整讓最高危的人群能最早打到疫苗,以減少對醫療量能的衝擊,連美國這種沒有健保系統,電子病歷系統超級混亂的國家, 都能訂出詳細的施打順位,列出慢性病清單,台灣疾管署真的要加油加油」。(編輯:張嘉哲)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國外入境後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