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168艦隊對抗操演 4艘紀德艦罕見同框秀肌肉

▲海軍168艦隊進行海上對抗操演,4艘紀德艦罕見同框參與演練。(圖/中華民國海軍艦隊指揮部臉書粉絲團)
▲海軍168艦隊進行海上對抗操演,4艘紀德艦罕見同框參與演練。(圖/中華民國海軍艦隊指揮部臉書粉絲團)

記者呂炯昌/台北報導

國軍年度重大演訓漢光37號實兵操演將於9月13日至16日在全台多處登場,海軍168艦隊近期也進行海上對抗操演,4艘紀德艦罕見同框參與演練,展現出海軍最強軍艦戰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海軍艦隊指揮部臉書粉絲團「中華民國海軍艦隊」指出,海軍168艦隊日前執行戰術對抗操演,依程序、步驟與要領執行,展現訓練成果。根據操演照片,海軍4艘紀德級軍艦罕見同框操演。此外,除了艦隊攻防對抗,也模擬反艦飛彈來襲,由俗稱「方陣快砲」的方陣近迫武器系統接戰,紀德艦上127公釐 MK45艦砲也實施實彈射擊。

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爆發後,國軍深感海軍艦隊防空偵測能力不足,因而向美國提出採購神盾級驅逐艦。不過,美國遲遲不願出售,而是說服台灣採購紀德級驅逐艦。最後國防部以7.3億美金(約243億台幣),採購4艘紀德艦,並於2003年加入海軍服役。紀德級原為1974年伊朗巴勒維王朝向美國訂購軍艦,但是1979年伊朗爆發宗教革命,巴勒維王朝遭推翻,美國因而停止交艦,這4艘紀德艦在1981年便宜賣給美國海軍使用。

由於紀德級返台服役適逢陳水扁政府執政時期,推動本土化運動,因此立法院於2005年決議,爾後艦名必須以台灣的人名或地名為名,捨棄過去以中國歷史名將或省會的命名模式,所以成軍時各艦改為以台灣四大軍港為命名,分別命名為基隆(舷號1801)、蘇澳(舷號1802)、左營(舷號1803)、馬公(舷號1805),並改稱為「基隆級」驅逐艦。

紀德艦配備2具雙聯裝Mk 26雙臂飛彈發射器,艦艏與艦尾各一具,能夠搭載68枚標準二型防空飛彈,搭配艦上雷達,為海軍防空戰力最強艦艇。不過,服役40年的紀德艦面臨電戰系統老舊問題,必須提升反制能力、提升艦艇存活率,因此2019年編列19億9587萬2000元,替4艘紀德級軍艦的AN/SLQ-32電戰系統進行性能提升,預計2023年前完成。

▲海軍紀德艦上127公釐MK45艦砲實彈射擊。(圖/中華民國海軍艦隊指揮部臉書粉絲團)
▲海軍紀德艦上127公釐MK45艦砲實彈射擊。(圖/中華民國海軍艦隊指揮部臉書粉絲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