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殯葬設施回饋 議員:標準不一

▲議員施志昌、林祈烽針對殯葬設施回饋標準不一,要求民政局儘速提出改革方案(圖/柳榮俊攝2021.11.1)
▲議員施志昌、林祈烽針對殯葬設施回饋標準不一,要求民政局儘速提出改革方案(圖/柳榮俊攝2021.11.1)

記者柳榮俊/台中報導

台中市議會今(1)日進行民政業務質詢,市議員施志昌、林祈烽針對殯葬設施回饋標準不一,去年質詢後回饋改革方案至今未出爐,要求民政局儘速提出改革方案,民政局表示,目前已有方案,方向是針對火葬場與殯儀館擴大回饋範圍,並將回饋比例從3%提高至8%,目前還在與其他局處協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施志昌表示,盧市府常常把「開不了工的要開工,完不了工的要完工」掛在嘴上,不是只有這些硬體建設需要完成,不公平的制度也要改革。硬體沒完成可能影響一個地方發展,但制度不公可能影響的是全台中市。過去殯葬設施的收入與回饋金被當作鎮長的小金庫,但現在時代不同,縣市合併已經十一年,必須追尋更加公平的回饋方式。


施志昌指出,現在「臺中市公立殯葬設施回饋地方自治條例」有回饋殯葬設施只有六處,而且每處回饋里的界定很混亂,東海殯儀館及火葬場周圍補助西屯區與龍井區共8個里,大甲殯葬場與火化場周圍有7個里,有補助回饋的只有2個里,一個所在里頂店里,另一個相鄰裡岷山里,隔壁的太白、孟春、江南、奉化、文武甚至外埔的大東里也經常受到火葬場噪音、空污干擾,卻一個里也沒補助到。且如新北回饋比例達規費收入的12%,台中僅有3%,希望可以提高回饋比例。


施志昌表示,針對殯葬設施回饋標準不一的問題去年就要求民政局去修訂「臺中市公立殯葬設施回饋地方自治條例」,希望能以距離去納入回饋里,而不是像現在的大甲火葬場只有所在里頂店里與一個相鄰里岷山里有回饋,但周遭還有太白、孟春、江南、奉化、文武甚至外埔的大東里也經常受到火葬場噪音、空污干擾,卻一個里也沒補助到。經過一年,改革方案進度如何?何時可以送進議會?新建的外埔納骨塔是否有包含?


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目前已有方案,但還需要跨局處溝通。方案的方向主要是會用統一的標準擴大回饋里別,並將回饋金從規費收入的3%提高至8%。但目前規劃方向僅限火化場與殯儀館,而納骨塔主要是提供所在里的櫃位費用優惠。等方案確定後就會送入議會審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