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近五千人變「象腿」 反覆住院超痛苦!醫師妙手救回

▲56歲的梁女士,過去6年苦於「左下肢淋巴水腫」,也就是俗稱的象腿。(圖/醫師提供)
▲56歲的梁女士,過去6年苦於「左下肢淋巴水腫」,也就是俗稱的象腿。(圖/醫師提供)

記者劉雅文/台北、高雄報導

一名56歲的梁女士,因爲C型肝炎引起末期肝硬化,需接受肝臟移植治療,但過去6年苦於「左下肢淋巴水腫」,也就是俗稱的「象腿」,因皮膚滲出淋巴液造成反覆感染發燒,導致無法接受換肝手術。直到高雄長庚整形外科醫師替她進行超顯微手術,重建淋巴液回流的替代道路,才解決肢體腫脹,最終也順利完成肝臟移植,逐漸恢復健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想這痛苦的6年,梁女士強調,過去大腿腫痛、小腿常起水泡,包的像打石膏一樣,甚至反覆發炎,讓她得常常住院打抗生素,實在不堪其擾,所幸後來高雄長庚整形外科副科主任醫師楊家森,替她進行超顯微手術,透過將患肢的淋巴管分離出來後,與鄰近的小靜脈做吻合,重新建立淋巴液回流的替代道路,來解決淋巴液滯留問題,逐漸改善肢體腫脹。

解決了淋巴水腫問題半年後,梁女士由高雄長庚院長王植熙率領的肝臟移植團隊執刀,也順利完成肝臟移植,目前術後超過一年,恢復良好。

楊家森醫師提到,台灣每年新增近5千例淋巴水腫病人,除引發四肢腫脹,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還可能導致細菌感染等嚴重併發症,讓病人痛苦不堪,因為淋巴液不能回流,腫脹的肢體充滿免疫細胞,就會變得特別敏感、容易觸發免疫反應。

另外,醫師強調,淋巴水腫常出現於癌症病人,因為淋巴廓清手術容易造成淋巴水腫,像是乳癌,做淋巴廓清後,容易上肢腫脹;反之,婦癌會把骨盆腔的淋巴結都拿掉,所以下肢容易腫脹。而男性常見的攝護腺癌,則是因為電療、化療會增加淋巴水腫的機會。

也因此醫師提醒,淋巴水腫一開始是水腫表現,時間過久越來越緊繃、肢體越來越沈重時就要留意,可以已經從輕度水腫變成中度,建議民眾有相關的病史:開刀、淋巴廓清術、電療、化療等,早點就醫檢查,因為一旦淋巴管病變出現後,神醫也無法妙手回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