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攝護腺癌是男性第五大好發癌症,同時也是男性第五大死亡癌症。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黃昭淵醫師表示,與西方不同,在台灣平均每100位攝護腺癌患者,將近30位已發生轉移,曾遇到有病患下半身癱瘓緊急送醫後,發現是高度惡性化的攝護腺癌發生轉移。提醒當出現排尿異常甚至腰痠背痛、骨頭疼痛時,就要留意可能是攝護腺癌!
台灣攝護腺癌患者 近三成發生轉移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飲食西化影響,攝護腺癌成為男性健康不可忽視的威脅,黃昭淵醫師表示,臨床上有一些年輕案例沒有任何症狀,從例行的健康檢查才發現PSA超標。最近他遇到有病人才五十歲出頭,第一次健檢就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值高出正常值上百倍,預期已不是早期攝護腺癌。同時在台灣,攝護腺癌轉移的現象很常見,平均每100位患者,將近30位是已發生轉移的攝護腺癌患者。這兩種都是相當不樂見的情況。

黃昭淵醫師說明,攝護腺癌病人診斷可根據惡性度、格里森分數、期別等擬定治療策略,若病人確診時惡性度相對偏低、沒有發生遠端轉移,大多會先採取定期追蹤,不給予任何藥物。一旦發生轉移,最重要的是盡快阻斷男性荷爾蒙,因為癌細胞會受男性荷爾蒙刺激惡化,可以選擇去勢手術或是內科性的去勢治療。但因為多數病人無法接受去勢手術,因此透過針劑注射抗荷爾蒙藥物的內科性去勢成了重要治療主幹。

黃昭淵醫師表示,目前荷爾蒙治療有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的劑型,可先從一個月劑型的嘗試,如果可接受副作用及病情穩定,再選擇長效性荷爾蒙。根據研究,三種劑型效果相同,以長效型荷爾蒙治療,不必頻繁往返醫院,對年齡較長、常需家屬陪伴就醫的攝護腺癌病患,減少舟車勞頓的辛苦,得到較佳的醫療照顧,同時在疫情期間,也降低發生感染的風險。


延伸閱讀
患大腸激躁症女多於男!中醫師教「5類」忌口飲食快記起來
胸悶、心悸 是疫苗造成還是運動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