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大軍來了/別讓中高齡只能兼職 學者籲消除年齡歧視

▲中高齡及高齡者目前在服務業工作多以部分工時居多,但學者指這是政策引導複製的刻板印象,應多開發全職工作。(圖/記者林調遜攝)
▲中高齡及高齡者目前在服務業工作多以部分工時居多,但學者指這是政策引導複製的刻板印象,應多開發全職工作。(圖/記者林調遜攝)

記者唐鎮宇/專題報導

少子化造成勞動人口減少,加上國人習慣早早退休,讓企業人力缺口漸增,政府近年紛紛動腦筋,想要提升銀髮族勞動參與率,包括鬆綁法律限制,讓企業也能以定期契約聘用65歲以上的勞工等。但學者指,銀髮族因受年齡歧視導致只能做兼職工作,但政策卻把歧視的結果當成理想狀態,讓社會以為銀髮族就只能做兼職工作,複製錯誤的刻板印象,建議政府應努力消除年齡歧視,開發更多能讓銀髮族就業的全職工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勞動基準法》規定,只有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或特定性工作,雇主才能和勞工簽訂定期契約。但去年底實施的《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放寬規定,雇主若聘僱65歲以上的勞工,也可簽訂定期契約,不受《勞基法》限制。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辛炳隆說,現在願意出來工作的銀髮族多半是有經濟壓力者,這些人會希望找到一份全職工作;但因為在職場受到年齡歧視,只好接受比較差的兼職工作,這是歧視造成的結果,但政府反而認為銀髮族就適合這些工作,甚至透過政策引導,讓銀髮族去做兼職工作,這是不對的。

政府近年討論銀髮族就業,最常比較的就是我國中高齡、銀髮勞參率遠較日本、韓國低,但辛炳隆說,韓國中高齡勞參率高是因為老人貧窮問題,因員工薪資隨著年資增長,但勞務價值不見得相對提高,企業逼走中高齡者,加上年金領得少,只好被迫繼續在職場上工作,日本也是同樣情況,兩者其實是失敗經驗。

辛炳隆建議,若要化解現在的狀況,第一件事就是要設法落實禁止企業年齡歧視,讓中高齡在就業市場上先處於平等地位。接下來對於想工作的中高齡,給予職業訓練,讓他們保持可被雇用的能力,並鼓勵企業提供更多全職工作。他說,打破年齡歧視與「銀髮族只能做兼職工作」的刻板印象,企業才有可能以長期雇用角度思考、投入職務再設計,否則政府目前職務再設計的補助,只有原本就想要雇用銀髮族的雇主會來申請。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助理教授吳慎宜說,世界其他國家對於銀髮就業問題著重在兩個層面,一個是就業障礙排除,例如年齡歧視等;另一個則是開發多元就業機會。目前台灣市場對銀髮族的歧視多半是來自刻板印象而有差別對待,她認為這塊只有越來越多中高齡、高齡者進入職場,越多人表現好,刻板印象才有可能慢慢消失。

至於就業機會等問題,吳慎宜認為因《中高齡就業法》才實施一年多,還需要一些時間讓勞雇雙方來印證成效與問題。

另外如何讓屆退者能夠繼續留在職場貢獻所長,辛炳隆說,政府能做的只有延後強制退休年齡,但這在台灣效果不佳,原因是勞保年金金額並不高,高階經理人根本不在乎。這些人退休後想要追求的是「自我成長」,包括創投、創業或是顧問都是可以發展的方向,未來政府可以考慮增加這些領域的媒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