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柏惟勇敢做自己,戲劇般的言行與際遇,一直是爭議人物,36歲的他在4年內投入選舉5次(議員、立委、罷免、公投、補選),每次都是全國性話題。即便罷免期間被挖出肇逃等不堪過往,仍擁有龐大3Q鐵粉。林靜儀競選期間,陳柏惟擔任總幹事,首開基進與民進黨全黨全力合作之例,未來動向備受矚目。

她指出,年輕人普遍討厭政二代,在缺乏背景與奧援之下,「陳柏惟現象」承載年輕人對參與政治的渴切期待,但「全台灣這麼多年輕人參與選舉,極特殊的只他一個啊!」

她也提及政治潮流中「網紅時代」,「年輕網紅擁有媒體聲量,有機會參選甚至選上,很多國家都有這新興現象,但是!」她頓了一下,刻意放慢語速。「我常跟年輕朋友講,你可以用網紅身份參與政治,進入這個圈子後必須紮根、轉型為意見領袖。單純的網紅角色有些議題不能碰、有些立場不敢堅持,政治路無法走得久。」

傳統家族政治式微是必然,但家族與政黨結合仍是可行。「日本、英國都有類似例子,前提是政治服務和家族利益必須拆開,不能利用政治權利取得家族財富、捆綁利益結構。」

林靜儀說,陳柏惟模式無法複製、政二代先天優勢難以超越,但有志參政的年輕人,還是可以從民代助理、最基層的里鄰長開始,參與地方政治的運作。「像我是從擔任黨內主管(婦女部主任)開始。先實際參與,就不會對公眾事務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之後才真正知道什麼叫理想、什麼叫地方政治。在折衝之間,學習將現實狀況慢慢往理想的方向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