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經濟正在崩解 中華徵信所示警:脆弱供應鏈來臨

▲中華徵信所指出,自美中貿易戰以來,全球化供應鏈正在崩解,新冠疫情更顯示全球供應鏈常處於被迫斷鏈的情況,俄烏戰爭更造成全球「脆弱供應鏈」的不穩定,更已經無所不在。(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華徵信所指出,自美中貿易戰以來,全球化供應鏈正在崩解,新冠疫情更顯示全球供應鏈常處於被迫斷鏈的情況,俄烏戰爭更造成全球「脆弱供應鏈」的不穩定,更已經無所不在。(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

自美中貿易戰以來,全球化供應鏈正在崩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更顯示全球供應鏈常處於被迫斷鏈的情況,中國大陸的限電、今(2022)年上海的封城,顯示目前全球供應鏈非常脆弱的。中華徵信所今(26)日更指出,俄烏戰爭以來,美國及其盟國正在快速裂解全球供應鏈秩序,「脆弱供應鏈」正在成形,尤其可看出現今或未來戰爭形態,改透過經濟戰來消耗和殲滅對手,更造成全球「脆弱供應鏈」的不穩定,與實際去投資哪一國來說,「脆弱供應鏈」已經無所不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上海包括蘇州、昆山及無錫因疫情大封城後,最近市場上有一種對全球供應的新名詞稱為「可靠供應鏈」,所指的是中國大陸由2018年美中貿易戰後,全球供應鏈由集中投資中國大陸轉向區域性投資,到去年中國大陸發生限電事件及今年的各地輪流封城造成台商的生產停頓及物流配送出貨困難,使得中國大陸不再是可靠的供應鏈。

反觀以美國為主的市場,美國正大力促使重要科技產業到美國設廠製造,或者是美國指定的生產地區,如東協去生產,由於美國市場需求大國力雄厚,供應鏈多半在訂單壓力下配合,因此未來就會產生以美國為主首的且可靠的新供應鏈形態。

對於新型供應鏈形態,中華徵信所認為,在俄烏戰爭的催化下或許有形成的機遇,但要因而斷定中國大陸會因此被孤立而退出全球供應鏈恐怕還言之過早,主要是台灣去年10月至12月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分別為14.4億美元、4.91億美元及10.71億美元,顯然沒有受到中國大陸限電的影響。

同時,今年我國3月對中國大陸投資仍有3.77億美元,也是第1季最高的月份,加上1月至3月的投資金額也有8.45億美元,也較2021年同期的6.42億美元還增加了2.03億元。雖然此一統計是在上海大封城之前,但3月中旬深圳也曾經封城,並沒有影響台灣對中國大陸的投資。

若把時間拉長到3年比較,由美中貿易戰最劇烈的2019年起到2021年,我國核准對中國大陸投資分別是41.73億美元、59.06億美元及58.63億美元,分別是10年來對中國大陸投資來最低的3年,而這3年我國對其他海外地區投資金額分別是68.51億美元、118.05億美元及125.99億美元呈現逐年上升。

▲2011年-2021年台灣投資中國大陸金額及上市櫃公司大陸投資收益。(圖/中華徵信所提供)
▲2011年-2021年台灣投資中國大陸金額及上市櫃公司大陸投資收益。(圖/中華徵信所提供)
弔詭的是,中華徵信所說,在這3年中台灣上市櫃公司認列的大陸投資收益卻分別高達3924億元、5006億元及6194億元,連續4年創新高,因此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減少並沒有影響上市櫃公司的大陸獲利下降,反而呈現連續創新高的趨勢,所謂的「可靠供應鏈」,並沒有真正浮現。

更進一步觀察2019年-2021年我國對投資中、美、東協件數及投資金額,可以發現台灣對中國大陸投資雖然是位於2009年以來的低檔區間,但是合計近3年投資金額仍然達到159.42億美元,並較對東協及美國合計投資金額的152.11億美元還要高。中華徵信所認為,這顯示就單一地區的投資來說,中國大陸其實仍居於台灣對外投資的首要地位。

台灣對東協六國投資最多的是在2021年,達到55.26億美元,但是2020年及2019年則分別只投資了22.17億美元及22.36億美元,3年合計投資99.79億美元,仍只有中國大陸投資的62.6%。

而以美國來說,雖然在2020年因台積電投資美國亞歷桑那州5奈米先進晶圓廠因而對美國投金額來到41.94億美元高峰,但在2021年及2019年投資金額也分別只有4.77億美元及5.61億美元,3年合計投資金額為52.32億美元,更只有中國大陸投資金額的32.82%。就算把台積電要投資亞歷桑那州廠的120億美元全部計算到2020年,過去3年的投資金額也只有130.38億美元,仍然低於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因此,中華徵信所認為,就目前的數據來看,所謂的「可靠供應鏈」目前還缺乏更多的數據來印證它的存在。

▲近3年我國投資中、美、東協件數及投資金額比較。(圖/中華徵信所提供)
▲近3年我國投資中、美、東協件數及投資金額比較。(圖/中華徵信所提供)
再從過去3年台灣對主要地區的出口成長來看,中國大陸占我出口占比在2020年創下43.9%的歷史新高,2021年下滑到42.3%,但仍遠勝於東協的15.7%、美國的14.7%、歐洲的8.6%及日本的6.5%,也看不出中國大陸有明顯供應鏈的變動跡象。

中華徵信所覺得「可靠供應鏈」在定義上其實是有矛盾的。因為2020年美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時,全美工廠多數都停產,2020年美國的經濟成長率為-3.4%,顯示美國在全球重大事件發生時,供應鏈同樣無法正常運作。再比較東協地區最具代表的新加坡在2020年的疫情沖擊下經濟成長率也為-4.1%,同樣無法抵擋突來的病毒侵襲。

▲2011年-2020年台灣主要出口地區出口金額及出口占比。(圖/中華徵信所提供)
▲2011年-2020年台灣主要出口地區出口金額及出口占比。(圖/中華徵信所提供)
中華徵信所指出,從這可說明強國並不能保證供應鏈可以在任何國際事件沖擊下保持運作,「可靠供應鏈」論述基礎其實薄弱。比較接近真實情況下,或許應該稱為「強權供應鏈」,因為國際霸權強國有權力催生它想要的供應鏈形態。

不過,中華徵信所也提醒,無論是「可靠供應鏈」或是「強權供應鏈」都不是最可怕的,因為它的發展是有軌跡的,而且有時間讓整個供應鏈去適應。自美中貿易戰以來,全球化供應鏈正在崩解,新冠疫情更顯示全球供應鏈常處於被迫斷鏈的情況,2020年中國大陸的限電、今年上海的封城,顯示目前的全球供應鏈其實是非常脆弱的,俄烏戰爭以來,美國及其盟國正在快速裂解全球供應鏈秩序,而在混亂中美國並沒有更好的因應,「脆弱供應鏈」因而正在成形。

中華徵信所認為,現在要更關注的是,美國為控制通膨加快升息步伐,供應鏈赴美投資的成本因此大增,對於赴美投資的影響所及是否延遲美國供應鏈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透過俄烏戰爭,可以看見現今或未來的戰爭形態,並不是在武器戰場上定輸贏,而是透過經濟戰來消耗和殲滅對手,更造成全球「脆弱供應鏈」的不穩定,與實際去投資哪一國來說,「脆弱供應鏈」已經無所不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