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節目甫播出,不少網友立刻當起法官,「這樣的婚姻怎麼能走下去?」、「結個婚何必把自己過得這麼委屈?」,聲音此起彼落,好似他們跟陳若儀與林志穎就住在同個屋簷下。
陳若儀與林志穎的婚姻到底幸不幸福?陳若儀與林媽媽之間的婆媳關係到底好不好?無論這些問題的真相為何,筆者都認為:交往6年,結婚12年,加起來也18年了,一起生活這麼久,林志穎一家人必定有他們維持平衡的方法,外人都無從置喙。

林志穎年紀輕輕就走紅,是知名賽車手,又是生技公司老闆,一路走來形象正面,早先上節目《爸爸去哪兒》被稱讚「很會教育小孩」,完全符合「世俗定義」的人生勝利組:有錢有權又愛家。
丈夫人品好、成就輝煌,外界自動把太太陳若儀歸類「好命貴婦」,筆者還看過媒體下標,說陳若儀上輩子肯定拯救了宇宙,今生才能修得跟林志穎在一起,還能一直生兒子,連陳若儀自己都提過,有網友喚她是「生育機器」。
看著大眾對陳若儀的評價,筆者總有著回到清末民初的錯覺,也更能理解陳若儀在節目裡、社群上經常給我的感覺:她很想要活出世人定義之外的人生,很用力想要掙脫標籤,但這個「努力」卻讓她產生了壓力,而且壓力還不小。

面對酸民網路霸凌時,她說自己壓力好大;談婚姻與照顧小孩時,她說自己壓力好大;更有一幕,是林志穎想陪陳若儀去挑選婆婆的衣服,她婉拒了,「沒關係我自己去,你在旁邊...我壓力很大。」
婚後的陳若儀,我們都知道她照顧家庭盡心盡力,大多時候都是「一打三」,獨自照顧三個兒子,林志穎全看在眼裡,「家裡大小事都是她(陳若儀)在負責,我非常感謝我太太的付出。」
實際上,早在交往前,陳若儀就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看上林志穎的錢,主動負責男方位於台北的餐廳,並為其創下一季1500萬新台幣的營收,讓林志穎父親對她刮目相看。

從媒體報導、節目和社群網站裡,陳若儀展現的就是一個字:拚。
為什麼壓力要這麼大?為什麼需要這麼拚命?陳若儀很坦白回答,婆婆跟丈夫都太優秀,「相較下來,我就覺得自己很遜色,覺得自己沒有他們能幹。」
陳若儀的壓力與拚勁,源自於一種「追求完美」的不服輸。
筆者好想告訴陳若儀:妳已經做得很棒了,超棒的,不光是外界有看見,相信丈夫與婆婆也有看見。倘若他們看不見,那也無妨,只希望妳能正視一件事,妳已經盡全力了。
相信很多女人(男人),難免會出現和陳若儀一樣的狀況,在事業、感情、家庭都有想要「證明自己」的渴望,也會懷抱著「每個都想顧好」的想法。

壓力,都是自己給的,轉念只需一瞬間。
論全世界最厲害的減壓大師,肯定是莊子了,他在《人間世》章節就有講到一段:「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能夠照顧自己心性的人,就不會被喜怒哀樂左右,明知無可奈何,卻仍舊安之若命,就可以把「德」發揮到最大。
雖然莊子講的是「修德的最高境界」,但筆者認為,這句話同樣適合拿來送給忙著追求進步的人們。
很多事情,它就是無能為力。善不見得有善報,惡也不見得有惡報,你的付出,不見得會收到等值的回饋。然而,縱使真相殘酷,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你不盡力,你就喪失了更多「成功的可能性」。
張藝興說「越努力越幸運」,筆者想改一下,「努力,只能增加幸運的可能性。」
正因幸福與成功並非「因果論」,所以凡事盡力就好,其他就順其自然,就不會給自己太大壓力,最後搞得心情不好、影響健康。
來我專頁陪我聊娛樂圈大小事:奶媽Naima
我的IG:奶媽Naima
原文刊登於2020年5月25日,更新於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