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漢銘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彰基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志明表示,很多民眾感染新冠之後,其實有一些後遺症,神經學上而言的症狀,例如頭痛、頭暈,心情不好、有些憂鬱,甚至四肢麻木,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看似很輕微的症狀,其實都是跟神經系統出現的問題,有很大的關聯性。
感染兩週之後 多重系統發炎症候群最常出現
彰基急診急救教學中心副主任暨急診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椿宜提及,多重系統發炎症候群是新冠急性感染期之後身體多器官嚴重發炎的疾病,通常發生在感染兩週之後。如果確診了兩週後,突然又開始持續高燒,而且伴隨腹痛、腹瀉、嘔吐物、眼睛紅、身上出現紅疹、低血壓的症狀,除了常見感染以外,也要考慮多重系統發炎症候群的可能。
在感染新冠之後,要特別注意如果突然出現嚴重胸悶、喘不過氣、昏迷或意識混亂,或是臉色、甲床的顏色突然變得蒼白或發紫,這樣的情況應該盡快送往急診。
長新冠症候群 可主動求助「新冠肺炎康復後整合門診」
確診COVID-19之後,很多人會有俗稱「長新冠症候群」的發生,比如胸悶、食慾不振、注意力沒辦法集中,甚至有一點沒辦法很清楚的思考,這現象稱為「腦霧」;建議有這種症狀的民眾,首先可以多休息,從日常生活作息開始調整,如果依然還是持續有這些症狀,就應前往醫院「新冠肺炎康復後整合門診」尋求專業的協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50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