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別氣了沒有誰在跟你作對 別哭了沒有誰會心碎」—堅持清零的中國
二十大前夕,中國因為堅持動態清零加劇了民眾的挫敗感,封鎖對於中國經濟的嚴重破壞更是引發國內外學者專家的不看好,外界預期二十大過後「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不會就此放寬,而今(16)早習近平發表的政治報告正是以替清零政策辯護作為破題開場。
今年69歲的習近平在二十大上進行耗費約2小時「挑重點」的政治報告,儘管外界對其無法如五年前的十九大朗讀報告全文,是否精神與身體狀況不堪負荷產生興趣,但更重要的是他在這次報告開始時,劈頭拋出三個極具爭議的話題—動態清零、香港一國兩制、對台政策;《CNN》北京分社社長蔣欣指出,習近平報告開頭提到動態清零政策是為了替該政策的重要性進行辯護,然而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動態清零已經造成數百萬人日常生活與生計的嚴重破壞,民眾對清零防疫的不滿和沮喪也日益堆疊,另一篇報導同樣形容中國防疫「清零代價高昂」,顯示了就算中共再怎麼試圖說服民眾該相信黨、相信清零,這三年來次生災害帶來的心碎與隨時會被封城隔離的恐懼,已迫使中國人去「跟黨作對」。

過去習近平在發表黨代會報告時,總講明要與周邊國家友善交流、積極合作,凸顯中國有意打造周邊外交,從十五大起連續5年不曾有例外;然而今年習近平在外交政策的表述上特別提到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唯獨沒有提出如何處理周邊國家外交的相關政策或表述。
相反地,他把「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納入報告中,以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暗批美國,又稱中國在面對國際局勢急劇變化時,發揚了鬥爭精神,「在鬥爭中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同時將「對台總體方略」寫入報告,強調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與外部勢力干涉,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
這也呼應了《CNN》另一篇報導分析提到的中國在國際關係上日益孤立,尤其是在美國重新將戰略重心放回印太地區後,與日本、韓國的共同軍事演習不僅令北韓緊張兮兮連發飛彈,中國當然也看在眼裡,而當美國眾議院長裴洛西離開台灣後,圍台8天的軍演對美、日、台的武力威脅,也延伸到東海、南海地區,引發新加坡、東協各國高度關注與憂慮,這些「周邊國家」逐漸成為首波孤立中國的戰線,明顯能看出中國有意把外交核心從亞太地區挪往其他發展中國家。

儘管香港歷經反送中與國安法實施震驚國際社會,但這套「一國兩制」的玩法北京政權明顯看到了成效,習近平也在二十大上多次提到「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北京政權顯然試圖用「兩制」、「愛國者治台」來對台灣當局招安。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視為對台交流基石的「九二共識」在這次挑重點式的口頭報告中神隱,僅稱「反分裂、反鬥爭」,但根據完整的書面報告,不僅有提到「九二共識」,還提及了「一中原則」,並稱「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這也再度證明了北京政權所企求的是達到「中國」一統,而「台灣地區」勢必無法享有全然的自主性。
「他們扔了你的世界 去成為更好的人類」—二十大後的中國
2012年的十八大是習近平第一任期,也是習時代的正式開局;2017年的十九大,則是習時代的第二任期的鞏固深化;今年的二十大代表的是習近平時代下中國共產黨究竟走向哪裡,中國將如何佈局內政、疫情、經濟、中美、涉港涉台等問題。從今天習近平的口頭報告來看,二十大報告中他僅提及「改革開放」4次,而「鬥爭」一詞出現17次,「安全」一詞更出現高達50次,學者認為這是「鬥爭取代了改革,安全取代了開放」的結果。
此外,報告中也不像過去提及「經濟發展」等明確重點,「政治安全」、「加強中共的全面領導」反而成為首要目標,這代表中共黨中央高層唯一達成共識的,恐怕只是保障執政地位如何不受損害,也就是說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上的表態,無非是加強所謂黨的領導地位,習近平的「威權」統治之路這十年走來似乎已經一步步凌駕於這個國家之上,他不僅要打破中國每十年左右更換一次領導人的慣例,他還想要將中國轉變為一個更自豪的威權國家,就算登高之路腳下是公民社會的崩解也在所不辭。
註:粗體小標皆取自樂團「草東沒有派對」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