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注意的是,雖然脂肪胰與人體內的三酸甘油酯、飲食攝取有很大的關聯,不過實際上脂肪是否會囤積到胰臟,還是與基因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普遍民眾會誤認為胖的人罹患脂肪胰機率較大,導致體型偏瘦的人反而會忽略脂肪胰的危機,但實際上內臟脂肪堆積與「飲食選擇」、「基因」有所關聯,體型偏瘦卻攝取過多精緻糖、油脂,同樣也會導致脂肪胰發生。
脂肪胰患者高達97%都有脂肪肝,而當出現脂肪胰後,就會提高代謝症候群風險,恐患上糖尿病、心血管問題,嚴重導致洗腎、腦中風、心肌梗塞、腦血管病變等。當胰臟的脂肪堆積超過 5% 以上,會讓胰臟細胞開始受損,而越多的脂肪浸潤後會傷害胰島β细胞,進而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且當脂肪堆積越來越多,胰島素敏感度每況愈下,糖尿病的風險也越高。
楊建華提醒,脂肪胰好發在年長者以及男性身上,建議過胖、糖尿病史、三酸甘油脂過高、代謝症候群問題者的民眾要定期追蹤檢查,一旦發現自身有脂肪胰的可能,建議每3-6個月就要追蹤血糖、血壓、血脂變化,並且建議超過50歲、有胰臟癌、糖尿病家族病史的民眾,定期對胰臟做深入的檢查,好好保護胰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