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弱勢家庭的孕產需求,生動盟肯定部分候選人關注此議題,包括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提出「設立身心障礙者懷孕諮詢專線」、 建置「無障礙產檢空間與設備」;鄭運鵬則提出「弱勢媽媽的陪產服務」,讓沒有婚配或無法從家中獲得支持的女性,可由市政府設置的專業社工人員協助陪產或陪產檢。
生動盟指出,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提出「孕婦可申請12次定額計程車券」;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擴大孕婦產檢計程車車資補助;澎湖縣長候選人賴峰偉提出二、三級離島孕產婦往返馬公本島產檢與住宿補助;宜蘭縣長候選人林姿妙提出10次、每次300元的產檢交通補助。
但相較於交通和住宿補助,生動盟認為候選人更應該先檢視,現階段次數頻繁的產檢是否提供孕產家庭有品質的諮詢與生產討論,或只是舟車勞頓、花費漫長的時間候診,卻在三、五分鐘內倉促結束產檢。
生動盟近年積極倡議伴侶應是產婦的神隊友,應提升陪產者的生產教育與親職權利。生動盟表示,陳時中提出「公辦爸爸教室」,是唯一關注男性孕產參與權利的候選人,另外,他也提出「不分性別親職教室」,還有基隆市長候選人陳薇仲提出「保障多元家庭生育津貼請領權益」,皆對多元家庭給予支持。
生動盟肯定台南市長候選人黃偉哲提出產前「居家安胎補助」,幫助安胎孕婦準備餐食,或請護理師到宅訪視跟諮詢,提前為生產做準備等政見。
生動盟指出,雖然部分縣市政府提供免費育兒指導員、到府坐月子以及產後憂鬱諮詢專線,但是女性產後照顧仍十分仰賴親人、月嫂或月子中心,肯定部分候選人提出創新公共化產後照顧政策,包括陳時中提出「公衛護士的家訪制度」、建置「爸爸友善育兒支持圈」;屏東縣候選人蘇清泉提出縣府與企業協商「減少工時、不扣薪」;澎湖縣長候選人陳光復提出「推動公辦民營或公辦公營的月子中心」。
生動盟認為,儘管縣市首長候選人有提出各種孕產政見,但也遺憾地發現,沒有能夠善用助產師作為「產前、中、後」生育資源的候選人,也沒有提出照顧自然流產家庭照護方案的候選人。整體來說,台灣女性依舊等不到友善多元的孕產支持政策,包括有品質的生產教育、生產準備假、公共化的產後訪視、助產師與醫師共同照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