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揭賴清德空戰軟肋 未承接小英社群能量「自家人也沒熱情」

▲大數據分析賴清德空戰3軟肋,包括創造議題能力不足、博取網友眼球功力不足與未成功接收總統蔡英文社群能量,連「自家人」的熱情也沒有被點燃。(圖/總統府提供)
▲大數據分析賴清德空戰3軟肋,包括創造議題能力不足、博取網友眼球功力不足與未成功接收總統蔡英文社群能量,連「自家人」的熱情也沒有被點燃。(圖/總統府提供)

記者陳威叡/台北報導

距離2024大選倒數154天,根據媒體今(15)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依序為民進黨賴清德33.2%、民眾黨柯文哲28.81%與侯友宜23.52%,對於泛藍尚未整合,外界普遍認為賴清德可謂是「躺著選」,對此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說明,透過大數據分析結果發現,賴清德網路空戰存在3大軟肋,包括創造議題能力不足、博取網友眼球功力不足與未成功接收總統蔡英文社群能量,連「自家人」的熱情也沒有被點燃,示警面對瞬息萬變的選舉情勢,「千萬不要天真地以為賴清德輕鬆躺著選」。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說明,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蒐集上月1日至本月10日之間,賴清德的網路聲量輿情數據。結果發現賴清德在調查期間內有多個聲量高峰,首先是7月初夜店殺警重刑犯易寶宏遭揭露在外役監服刑,引發輿論譁然,當時賴清德公開呼籲法務部對外清楚說明,「該停止就要停止」,創造單日2.7萬則聲量高峰。

次高峰是7月16日前立委黃國昌與「館長」陳之漢舉辦凱道集會活動,撞期民進黨全代會,賴清德會中相關談話,單日就挹注逾2.6萬則聲量;第三個高峰則是落在8月初,擔任賴清德競選辦公室總幹事的屏東縣前縣長潘孟安,遭踢爆碩士論文涉抄,加上「民主大聯盟」已有高達6人退選,被點評是「信賴危機」,單日創造超過2.8萬則聲量;最後一個聲量高峰,則是8月初賴清德接受電視媒體專訪時,談及兩岸議題喊「沒有要反攻大陸」、「兩岸可以成為朋友」,相關言論被網友瘋傳,創造超過5.1萬則討論熱度。

該中心說明,賴清德在調查期間的聲量若和同時期的侯友宜、柯文哲的聲量相比,三人聲量占比分別為賴28%、侯29%、柯43%,賴敬陪末座,且從網路聲量高峰的數據觀察,賴清德雖在調查期間內創造多個聲量高峰和話題,不過除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主動談及民眾最關切的兩岸話題外,其他的聲量高峰都不是主動拋出議題,甚至有不少是因綠營遭「炎上」,才讓賴清德的回應被關注,顯示賴清德創造議題能力有限。

進一步分析賴清德與侯友宜、柯文哲粉絲專業經營成效,從發文篇數來看,賴清德發文最積極,在調查期間內發出104則貼文,侯友宜47則、柯文哲43則,但柯文哲每篇貼文的平均互動數高達1.7萬多則,賴清德積極經營網路社群,卻與「老三」侯友宜的貼文互動表現差不多,賴清德只有8771則,侯友宜只有8753則。

該中心指出,讓人不解之處在於相較於藍軍持續分裂,白軍糧草、人力資源較稀缺,綠軍本應是最早就定位、兵強馬大的正規軍,從貼文篇數也可以看出,賴清德陣營確實積極經營網路社群、幾乎每天都想哏發文,努力維持貼文產量,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由此也可以觀察出,賴清德博取網路原生族群、年輕人眼球的功力,實在不足。

最後,透過彙整民進黨公職與親綠臉書粉專中,討論總統蔡英文與賴清德的貼文成效表現,數據分析發現,蔡英文無論在發文數、平均互動數都遠超賴清德,關於蔡英文的討論不僅在發文數量多於討論賴清德的27%,在平均互動數方面,討論蔡英文的相關貼文也以36%領先關於賴清德的討論,結果凸顯賴清德恐面臨相當大潛在危機,不只網友沒興趣,連「自家人」的熱情也沒有被點燃,蔡英文昔日強大的社群能量,毫無轉移到賴清德身上。

該中心提到,儘管賴清德在支持度領先對手,但仍在網路空戰方面存在3大軟肋,包括創造議題能力不足、博取網友眼球公立不足、未成功接收蔡英文社群能量,面對瞬息萬變的選舉情勢,示警千萬不要天真地以為賴清德「輕鬆躺著選」,若是繼續迷信陸戰,擺爛空戰,無視3大軟肋的癥結點,恐怕選情不如想像中樂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