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節氣來了!打小人祭白虎「流程、禁忌一覽」 虎爺幫咬錢招財

▲節氣「驚蟄」期間,流傳打小人、引貴人、祭白虎的習俗外,也別忘記拜虎爺,不但能消災解厄,還能請虎爺咬錢招財。(圖/NOWnews資料照)
▲節氣「驚蟄」期間,流傳打小人、引貴人、祭白虎的習俗外,也別忘記拜虎爺,不但能消災解厄,還能請虎爺咬錢招財。(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鍾怡婷/綜合報導

 2024年3月5日節氣來到「驚蟄」,是每年二十四個節氣的第三個,驚蟄也意味春雷驚醒蟄伏於地下動物之時日,害蟲便蠢蠢欲動,就連冬眠的老虎也都會跑出來覓食,老虎在民俗上象徵口舌、血光、凶煞,蟲蟻蛇鼠則被認為是小人、煩人的是非,故節氣「驚蟄」期間,流傳打小人、引貴人、祭白虎的習俗外,也別忘記拜虎爺,不但能消災解厄,還能請虎爺咬錢招財,《NOWnews今日新聞》整理打小人祭白虎方法、禁忌懶人包一次收,可以引貴人運,一路旺到2025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驚蟄」打小人祭白虎由來

一年365天都可以「打小人」,不過最盛行的日子是「驚蟄」,因為民俗相信這天是萬物被春雷驚醒的日子,當中也包含著小人,所以在小人被驚擾、蠢蠢欲動之前,最好先下手為強,打得他不敢作惡。

香港銅鑼灣的鵝頸橋下「打小人」很有名!香港政府還將「打小人」初步列為該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打小人的地方一般會在陰暗處、三叉路口、橋底、山邊等地進行,因為這些地方容易招喚鬼神,而且三叉路口煞氣較大,能克制小人,叉傷小人。此外,在古代,這原本真的是種詛咒他人的巫術。

🟡「驚蟄」祭白虎、打小人,別忘拜虎爺招財

雖然習俗祭典有其重要的完整流程,不過礙於不少民眾都是租房或是忙於上班、唸書,因此「祭白虎」、「打小人」也早在古代就發展出簡易的居家版本,也可以直接參加有舉辦「祭白虎」儀式的廟宇活動。

驚蟄又稱「白虎開口日」,祭白虎的習俗又衍生出了在驚蟄日打小人的習俗,許多民眾會在驚蟄日這天到當地的廟宇祭拜土地公、虎爺,祈求接下來一年一切順利,趁著「驚蟄」拜虎爺,不但能消災解厄,還能請虎爺咬錢招財,不過虎爺多以配祀神的身份供奉於廟中,搶拜虎爺之前,別忘了先拜主神、再拜虎爺。

古人也會在家中簡單進行一些驅趕小人的儀式,手持點燃的線香、艾草,以味道熏家中各個角落,以線香和艾草的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漸漸地,此一習慣也演變成驅趕小人、驅趕黴運的習慣。

新港奉天宮虎爺(圖/保庇NOW)
▲新港奉天宮虎爺。趁著「驚蟄」拜虎爺,不但能消災解厄,還能請虎爺咬錢招財(圖/NOWnews資料照)
🟡「驚蟄」打小人祭白虎完整流程

命理專家楊登嵙分享以上「驚蟄」打小人祭白虎完整流程

1、請神:用香奉請天地神明

2、稟告:將委託人之姓名、生辰八字等寫在百解靈符上。若要打特定小人,則將特定小人之姓名、生辰八字、照片、衣物等可以代表特定小人身份之物,書寫或放置於小人紙上。

3、打小人:利用各種象徵物如委託者或施術者之鞋或宗教象徵武器毆打、傷害小人紙。

4、祭白虎:若在驚蟄日打小人則須祭白虎。以黃色的紙老虎代表白虎,祭祀一般是使用小塊生豬肉沾上豬血,放入紙製白虎口中,代表餵老虎,當老虎吃飽後便不會再傷害人。

5、化解:將一切是非禍害、災害等,用撒花生、豆子等小物體或百解靈符等以消災解厄。

6、祈福:以紅色的貴人紙,為委託者祈求貴人幫助。

7、進寶:將元寶、金銀紙等焚化供奉鬼神。

8、擲筊:將兩個半月形,一面內平坦為陰、一面向外彎出為陽的半月形木塊擲出,一內一外為聖杯,出現聖杯表示儀式圓滿完成。過程與台灣祭五鬼、祭白虎的儀式大同小異。

▲節氣「驚蟄」有打小人、引貴人、祭白虎的習俗。(圖/楊登嵙提供)
▲節氣「驚蟄」有打小人、引貴人、祭白虎的習俗。(圖/楊登嵙提供)
🟡「驚蟄」禁忌

打完後要將小人衣紙化掉,切勿將其帶返家中,用來打小人的舊鞋,也不宜再穿,整個流程類似祭改法,與替身巫術咒詛原理,這也是一個洩憤的好方法,可以平衡個人心態,所以打小人這個行為,也應流存下去,讓積忿之人多一個宣洩機會,是一個在繁忙壓力的社會,安撫心靈,穩定情緒的方式。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民俗說法僅供參考,切勿過度迷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