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去年票房15.7億元!狂售205萬張票 戲劇TOP 10揭曉

▲兩廳院公布「2023年售票數據及消費行為報告」,揭露2023年總票房15.7億元。(圖/寬宏藝術提供)
▲兩廳院公布「2023年售票數據及消費行為報告」,揭露2023年總票房15.7億元。(圖/寬宏藝術提供)

記者許若茵/台北報導

兩廳院公布「2023年售票數據及消費行為報告」,揭露2023年總票房15.7億元,售票數205萬張,其中表演藝術類票房就高達15.4億元,售票率跟總場次也創下歷年新高,回顧熱門表演,現代戲劇類由「綠光30‧創藝起飛 《清明時節》2023 昇華版」奪下榜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再攜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副教授高竹嵐發布「2023年售票數據及消費行為報告」。國家兩廳院副總監許美玲表示,疫情後,歷經產業重組與生活習慣的改變,一路觀察消費市場的狀態,從不確定慢慢走向穩定,非常高興看到2023年的藝文生態能夠再度展現活力。

談及票房的增長,許美玲分享,音樂、戲劇、舞蹈各類演出的票房都正在成長,可以感受到無論是觀衆,或營業情況都已經回到、甚至超越疫情前,這都是各團隊跟場館努力的結果,非常期待未來有更好的前景。

國家兩廳院業務發展部經理周巧絃更表示,根據本年度的數據報告,近年最受矚目的音樂劇銷售數字明顯增長,多部臺灣音樂劇表現亮眼,引發觀眾口碑迴響,促進了觀眾進劇場的動能。

另外,她認為青年政策文化幣確實有效刺激2023年青年的表演藝術消費及參與熱度,OPENTIX將持續透過消費追蹤,觀察文化幣政策對青年接觸藝術文化的影響。此外,30歲以下的消費年輕會員數已達10萬,佔消費會員總數近3成,建議藝文團隊可針對年輕族群制定不同的行銷策略及定價模式,藉以培養長期藝文欣賞人口。

根據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統計,今年度總票房達15.7億、售票數205萬張,創歷年新高,本次發表數據以「表演藝術類」為主,該類別2023年票房為15.4億元、總場次數6729場,2023年完售場次較2022年成長8成,而售票數則達188萬張,相較2022年亦成長3成。

觀察原因,包含2023年疫情告終,民眾生活及劇場營運回歸常態、國內大型節目巡演增加,國際節目陸續登台,另有多檔音樂劇熱銷話題助攻,帶動整體藝文參與熱度;整體而言2023年表現優於疫前高峰(2019年)水準。

分析2023年表演藝術各類別趨勢變化,整體售票率表現提升,其中戲劇節目(不含音樂劇)售票率增長至7成,是本年度最受觀眾青睞的類型;而近年話題性與矚目度最高的音樂劇,於票房、售票數及場次數成長幅度皆居所有類別之冠,音樂劇各項產值顯著上升亦反映近年民眾參與的熱度,其中臺灣音樂劇表現亮眼,如躍演《勸世三姊妹》開賣秒殺完售,後續成長值得期待。另外,音樂類節目與音樂劇節目雖與2022年售票率持平,但因場次數明顯增加,表示兩類參與總人次實際均為大幅增長,亦值得持續關注。

觀察2023年表演藝術類票級定價區間,整體皆有提升趨勢,而實售票價的中位數亦同樣上升。其中戲劇中型演出票價738元已趨近於大型演出799元。舞蹈大型演出票價達977元,與2022年722元相比上升3成,是2023年漲幅最高的類別。進一步分析舞蹈節目演出情況,2023年國內大型巡演節目與大師級國際節目增加,帶動票價提升,2023年舞蹈仍高達7成售票率,亦顯示舞蹈節目大型國內外知名團隊節目較受觀眾青睞。

雖票價略升,表演藝術團隊也推出多元的優惠方案吸引觀眾走進劇場,從各類折扣使用佔比得知,早鳥與預購方案是最多人使用的折扣方式,平均落於7至8.5折之間。音樂和舞蹈多使用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會員方案,顯示觀眾組成多為藝文高度參與者。戲劇及親子則有較高比例的觀眾使用信用卡或團體票方案,推測此類別可能較容易吸引新觀眾,並且可能受益於近年社群或口碑行銷的盛行。

▲(圖/兩廳院提供)
▲(圖/兩廳院提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