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0多歲開店做生意的女性,健檢發現乳房有多顆纖維腺瘤,追蹤4、5年後開始增大,於是在3年前進行手術,但去年3月再次異常生長,她擔心傳統手術影響外觀,於是接受「真空輔助連續乳房切片微創手術」,傷口比之前傳統手術小近10倍;醫師說,女性超過3成會有乳房良性腫瘤,但為防轉惡性,定期檢查絕對不能輕忽。
恩主公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黃星華表示,乳房纖維腺瘤最高有0.125%的機率變成乳癌,乳管內腫瘤轉成惡性的風險更可達16%,因此一旦發現有這些異常,務必加倍落實乳房自我檢查和乳房攝影篩檢。
針對手術治療,黃星華說,傳統手術切除乳房腫瘤, 患者往往會擔心疤痕過大或乳房變形,「真空輔助連續乳房切片微創手術」結合超音波影像導引精準定位,再利用真空抽吸及切片針,便可將腫塊取出,兼具診斷與治療功能,傷口可從傳統手術的2~5公分縮小至0.3~0.5公分。
此外,過去穿刺檢查只能取得部分組織,但這項手術可完整切除腫瘤,3公分腫瘤9成以上可清除乾淨,同時減少誤診風險。
黃星華指出,此手術主要適用3種患者,包含良性腫瘤、乳房異常鈣化病灶需進一步檢查,或影像檢查結果可疑但穿刺無法確診者,其中乳房良性腫瘤如纖維腺瘤、葉狀瘤、內乳突瘤、扁平上皮增生、複雜性囊腫等5類,都適合採用這項微創手術。
另黃星華提醒,衛生福利部從2025年起,將2年1次的乳房攝影檢查補助對象,從原本45~69歲擴大至40~74歲,40歲以上有乳癌家族史,例如祖母、外婆、母親、女兒或姊妹有人罹患乳癌,更應定時參加公費乳房篩檢,只要在乳癌第一期發現並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超過98%。
黃星華也說,乳房腫瘤的發生與遺傳、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即使沒有家族病史,仍可能因「體細胞基因突變」導致腫瘤生長,所有女性均應做好自我乳房檢查,若發現腫塊、疼痛、乳頭異常分泌等狀況,應及早就醫診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手術治療,黃星華說,傳統手術切除乳房腫瘤, 患者往往會擔心疤痕過大或乳房變形,「真空輔助連續乳房切片微創手術」結合超音波影像導引精準定位,再利用真空抽吸及切片針,便可將腫塊取出,兼具診斷與治療功能,傷口可從傳統手術的2~5公分縮小至0.3~0.5公分。
此外,過去穿刺檢查只能取得部分組織,但這項手術可完整切除腫瘤,3公分腫瘤9成以上可清除乾淨,同時減少誤診風險。
黃星華指出,此手術主要適用3種患者,包含良性腫瘤、乳房異常鈣化病灶需進一步檢查,或影像檢查結果可疑但穿刺無法確診者,其中乳房良性腫瘤如纖維腺瘤、葉狀瘤、內乳突瘤、扁平上皮增生、複雜性囊腫等5類,都適合採用這項微創手術。
另黃星華提醒,衛生福利部從2025年起,將2年1次的乳房攝影檢查補助對象,從原本45~69歲擴大至40~74歲,40歲以上有乳癌家族史,例如祖母、外婆、母親、女兒或姊妹有人罹患乳癌,更應定時參加公費乳房篩檢,只要在乳癌第一期發現並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超過98%。
黃星華也說,乳房腫瘤的發生與遺傳、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即使沒有家族病史,仍可能因「體細胞基因突變」導致腫瘤生長,所有女性均應做好自我乳房檢查,若發現腫塊、疼痛、乳頭異常分泌等狀況,應及早就醫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