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南部陶公府(Narathiwat)與北大年府(Pattani)於週六(8)日晚間分別發生暴動,武裝份子持有槍械彈藥和炸彈,於雙溪哥樂鎮(Sungai Kolok)鎮公所外發動攻擊,他們投擲爆炸物並引爆炸彈,導致2名守衛身亡與12人受傷,其中4人為平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法新社》報導,泰國南部暴動原因疑似與意識形態和信仰有關。泰國南部地區歷史上曾是獨立的蘇丹國,約一世紀前被泰國併吞,並受到泰國安全部隊的嚴密管控。但當地穆斯林分離主義者長期爭取更大的自治權,使得該地區暴力事件頻傳。

泰國多數地區以佛教徒為主,只有陶公府等南部行政區是穆斯林占多數,而泰國南部地區自2004年以來就陷入動盪,當地武裝份子為爭取更多自治權,與泰國政府發生衝突,迄今已造成逾7000人身亡。

儘管目前尚未確定武裝份子的動機也與此有關,但過去多起暴動也都是因為穆斯林渴望獨立。泰國總理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9日被問及在齋月期間,穆斯林群眾進行晚間宗教活動時,是否會加強保安,引發話題。

貝東丹表示會考慮在夜間增派兵力,堅決維護好民眾安全,以增強民眾信心。同時,針對此次暴力事件的發生,貝東丹認為可能是因為多種因素所致,但具體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