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7日,台北信義區商辦大樓發生兇殺案!雲云科技董事長曾志新,因為不滿梁姓技術長提離職,竟在面談暗藏30公分長刀,刺死被害人,隨後試圖自殘被阻止,該起事件曝光後引發大量討論。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觀察分析指出,兇手可能屬於「自戀型高功能反社會人格」,平常冷靜沉著,不會大吼大叫,但在失控邊緣時,可能爆發極端毀滅性行為。

▲雲云科技曾姓董事長(左)、雲云科技技術長梁姓技術長(右)昔同台為公司產品異音事件開記者會說明,如今卻因談離職不成釀成兇殺案。(圖/擷取當事者公司影片) 一場普通的離職談判,竟然變成董事長親手殺害技術長的血腥事件,張家銘醫師認為「裡面藏著異常人性的縮影」。從新聞細節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不只是職場衝突升級的結果,而是一場權力、控制、羞辱與報復的心理風暴。這起事件最駭人之處,是兇手全程冷靜,隱藏著「自戀型高功能反社會人格」一旦感覺到失去掌控,就可能做出讓人無法預測的極端行為。
🟡「自戀型高功能反社會人格」兩大特徵
📍對「控制權」有極端執著
張家銘醫師指出,在雲云科技的這起命案裡,技術長的離職對董事長來說是「權力喪失」的警訊,無法接受技術長自由離開,更無法接受他公開發聲、揭露內部問題。對於自戀型反社會人格者來說,這不只是職場上的變動,而是一場「政變」,必須用最強硬的方式鎮壓。這類人會用「公司利益」、「團隊精神」、「忠誠度」等名義來掩蓋他們的掌控慾。
📍共同特徵「極端自戀」
無法忍受任何來自外界的批評,甚至微小的質疑都可能讓他們爆炸,張家銘醫師解釋,在雲云科技案中技術長的離職信是一場公開控訴,在董事長眼裡宛如「當眾羞辱」,是對他領導權威的顛覆,寧願讓對方消失,也不願意讓自己成為「被羞辱的人」。
🟡「自戀型高功能反社會人格」打壓三步驟
如果你的老闆、主管,甚至伴侶,對於小小的批評都反應過度,甚至開始打壓、報復、孤立批評他的人,那你可能正在面對這類人。醫師指出該人格打壓他人的三步驟,往往會先利用「情緒勒索」,讓你覺得是你不夠忠誠,接著攻擊你的能力、人格,最後就會用更激進的方式讓你閉嘴。

▲張家銘醫師指出真正危險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大吼大叫,而是在衝突時依然保持微笑、冷靜計算的人。(示意圖/取自pixabay) 🟡面對這類型人格,快逃就對了!
如果你發現身邊有人總是在責怪別人,永遠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在犯錯時第一反應就是指控別人,那麼你可能正在和「自戀型高功能反社會人格」共事。想要全身而退,醫師認為直球對決不是好方法,最好的做法就是儘快遠離,減少直接衝突。
雲云科技命案是一次極端案例,突顯出真正危險的人,往往不是大吼大叫,而是在衝突時依然保持微笑、冷靜計算的人。在職場,在人際關係中,學會辨認這類人的特質,才能遠離隱形的危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戀型高功能反社會人格」兩大特徵
📍對「控制權」有極端執著
張家銘醫師指出,在雲云科技的這起命案裡,技術長的離職對董事長來說是「權力喪失」的警訊,無法接受技術長自由離開,更無法接受他公開發聲、揭露內部問題。對於自戀型反社會人格者來說,這不只是職場上的變動,而是一場「政變」,必須用最強硬的方式鎮壓。這類人會用「公司利益」、「團隊精神」、「忠誠度」等名義來掩蓋他們的掌控慾。
📍共同特徵「極端自戀」
無法忍受任何來自外界的批評,甚至微小的質疑都可能讓他們爆炸,張家銘醫師解釋,在雲云科技案中技術長的離職信是一場公開控訴,在董事長眼裡宛如「當眾羞辱」,是對他領導權威的顛覆,寧願讓對方消失,也不願意讓自己成為「被羞辱的人」。
🟡「自戀型高功能反社會人格」打壓三步驟
如果你的老闆、主管,甚至伴侶,對於小小的批評都反應過度,甚至開始打壓、報復、孤立批評他的人,那你可能正在面對這類人。醫師指出該人格打壓他人的三步驟,往往會先利用「情緒勒索」,讓你覺得是你不夠忠誠,接著攻擊你的能力、人格,最後就會用更激進的方式讓你閉嘴。

如果你發現身邊有人總是在責怪別人,永遠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在犯錯時第一反應就是指控別人,那麼你可能正在和「自戀型高功能反社會人格」共事。想要全身而退,醫師認為直球對決不是好方法,最好的做法就是儘快遠離,減少直接衝突。
雲云科技命案是一次極端案例,突顯出真正危險的人,往往不是大吼大叫,而是在衝突時依然保持微笑、冷靜計算的人。在職場,在人際關係中,學會辨認這類人的特質,才能遠離隱形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