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冠疫情再度升溫,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指出,2025年版新冠病毒變得更低調,不少患者根本沒發燒,僅出現輕微腹瀉、疲倦、咳嗽等感冒般小症狀,等到發現時,肺部可能早已出現毛玻璃病變。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也示警,這波新冠疫情更多更嚴重,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防疫準備,並分享6招防疫技巧,把防線提前拉好。
新冠病毒進化變低調!醫曝最新5症狀
黃軒在臉書發文分析,目前流行的KP.2、JN.1、XBB等變異株屬於「FLiRT家族」,相較舊株具備三大特性:更容易傳染、更擅長逃避免疫、發病更輕微,不少人即使打過疫苗或曾經感染,仍可能再次中鏢。由於症狀和一般感冒、腸胃炎幾乎無異,不少人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已經染疫,仍照常通勤、上班、聚會,增加傳播風險。

▲黃軒在臉書發文分析,目前流行的KP.2、JN.1、XBB等變異株屬於「FLiRT家族」,感染症狀變得更低調、難察覺,不少人即使打過疫苗或曾經感染,仍可能再次中鏢。(圖/記者周淑萍攝) 黃軒提醒,新型變異株有「五大隱性警訊」,特別容易被忽略:
◼︎腹瀉:常被當成吃壞肚子。
◼︎全身乏力:以為只是熬夜或工作太累。
◼︎頭痛:誤以為是用眼過度或滑手機太久。
◼︎乾癢輕咳:不像傳統咳嗽猛烈,容易忽略。
◼︎嗅覺變鈍:變化細微,不留意很難發現。
若出現上述症狀,黃軒建議觀察48小時,期間症狀若加重,如出現喘不過氣、嚴重腹瀉或持續頭痛等,應儘快就醫。若症狀沒有惡化,也不可掉以輕心,建議在家休息、減少外出,自我隔離;如需前往人潮密集場所,例如捷運、電梯或醫院等,戴口罩仍是最便宜、最有效的防疫工具。
新冠疫情一週暴增88.2%!醫示警:更多更嚴重
根據疾管署資料,新冠肺炎就診人數已連續六週上升,上週達1.9萬人次,較前一週暴增88.2%,新增93例重症、4人不治,預估這波疫情將在6月中下旬達到高峰。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也在臉書提醒:「上周新冠疫情已經很明顯與嚴峻,這周不遑多讓!更多更嚴重。」並分享防疫3大招與3小招,呼籲民眾提前準備。

▲新冠肺炎就診人數已連續六週上升,上週達1.9萬人次,較前一週暴增88.2%,預估這波疫情將在6月中下旬達到高峰。(示意圖,非當事人/取自photoAC) 🟡防疫大招:
1.勤洗手:防所有病菌的第一道防線,比酒精更實用
2.戴口罩:證實有效,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3.打疫苗:新冠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Tdap百日咳三合一疫苗、冬季流感疫苗都不能少
🟡防疫小招:
1.微隔離:避開人潮,降低感染風險
2.規律作息+運動:強化免疫力、提升恢復力
3.補充營養:攝取抗氧化維生素、鋅、益生菌,搭配草本元素如百里香、魚腥草、生薑,有助調理肺腸軸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軒在臉書發文分析,目前流行的KP.2、JN.1、XBB等變異株屬於「FLiRT家族」,相較舊株具備三大特性:更容易傳染、更擅長逃避免疫、發病更輕微,不少人即使打過疫苗或曾經感染,仍可能再次中鏢。由於症狀和一般感冒、腸胃炎幾乎無異,不少人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已經染疫,仍照常通勤、上班、聚會,增加傳播風險。

◼︎腹瀉:常被當成吃壞肚子。
◼︎全身乏力:以為只是熬夜或工作太累。
◼︎頭痛:誤以為是用眼過度或滑手機太久。
◼︎乾癢輕咳:不像傳統咳嗽猛烈,容易忽略。
◼︎嗅覺變鈍:變化細微,不留意很難發現。
若出現上述症狀,黃軒建議觀察48小時,期間症狀若加重,如出現喘不過氣、嚴重腹瀉或持續頭痛等,應儘快就醫。若症狀沒有惡化,也不可掉以輕心,建議在家休息、減少外出,自我隔離;如需前往人潮密集場所,例如捷運、電梯或醫院等,戴口罩仍是最便宜、最有效的防疫工具。
新冠疫情一週暴增88.2%!醫示警:更多更嚴重
根據疾管署資料,新冠肺炎就診人數已連續六週上升,上週達1.9萬人次,較前一週暴增88.2%,新增93例重症、4人不治,預估這波疫情將在6月中下旬達到高峰。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也在臉書提醒:「上周新冠疫情已經很明顯與嚴峻,這周不遑多讓!更多更嚴重。」並分享防疫3大招與3小招,呼籲民眾提前準備。

1.勤洗手:防所有病菌的第一道防線,比酒精更實用
2.戴口罩:證實有效,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3.打疫苗:新冠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Tdap百日咳三合一疫苗、冬季流感疫苗都不能少
🟡防疫小招:
1.微隔離:避開人潮,降低感染風險
2.規律作息+運動:強化免疫力、提升恢復力
3.補充營養:攝取抗氧化維生素、鋅、益生菌,搭配草本元素如百里香、魚腥草、生薑,有助調理肺腸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