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於上週三正式除役,台灣進入「非核家園」,而藍營多次批評中火「火力全開」彌補用電缺口,讓台灣變成「用肺發電」,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今(22)日說明,台灣的空氣品質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日本PM2.5的年平均不到10,韓國約17,台灣則是12.8,中國接近30,此外國內移動污染源已超過固定污染源,汽機車加起來比固定污染源多很多,「所以基本上希望『用肺發電』這詞可少用」。
對於藍營批評現今台灣「用肺發電」,彭啓明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表示,台灣的空氣品質的來源,移動污染源已超過固定污染源,汽機車加起來比固定污染源多很多,而國內PM2.5去年已經降到12.8,在2013年時全台灣的PM2.5平均是24,若要繼續往下降,絕對不是只靠固定污染源,還有包含很多污染源,全民都要一起努力做改變才能改善。
彭啓明也說明,台灣預計2030年PM2.5可以到達10,2035年可以到達8,目前空氣品質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日本PM2.5的年平均不到10,韓國約17,台灣是12.8,中國接近30,「所以基本上希望『用肺發電』這詞可以少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彭啓明也說明,台灣預計2030年PM2.5可以到達10,2035年可以到達8,目前空氣品質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日本PM2.5的年平均不到10,韓國約17,台灣是12.8,中國接近30,「所以基本上希望『用肺發電』這詞可以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