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大選落幕,由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當選第21屆韓國總統,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表示,李在明獲得1728萬7513張選票、得票率49.42%,擊敗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的1439萬5639張選票、41.15%得票率。然而,這樣的開票結果與韓國三大電視台聯合進行的出口民調意外呈現出不小落差,根據出口民調預測,李在明的得票率為51.7%、金文洙得票率為39.3%,《韓聯社》報導直言這樣的差距是「異常大的誤差」,並找來專家分析原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韓聯社》報導,三大電視台委託益普索(Ipsos)、韓國調查(Korea Research)和韓國國際調查(Korea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三家研究機構進行的聯合出口民調,誤差範圍為±0.8%,信心水準為95%,出口民調預期李在明與金文洙的得票差距達到12.4%,但最終兩人的差距為8.27%,這樣的出入和歷次出口民調相比有明顯落差。2022年韓國大選,聯合出口民調與最終實際結果非常接近,當時尹錫悅在民調中拿到48.4%的支持率,最終開票結果為48.56%。李在明在民調中拿到47.8%的支持率,最終開票結果為47.83%。再往回推到第19屆大選,當時出口民調預測得票率為文在寅41.4%、洪準杓23.3%,實際開票出來的得票率為文在寅41.1%、洪準杓24.0%,明顯都比這次大選要準確許多。

且出口民調與實際開票結果的差距,正好讓李在明從預期的得票率過半,單獨擊敗保守派候選人金文洙與李俊錫兩人票數加總的壓倒性勝利,反轉成實際得票未能過半,且保守派若整合成功將與李在明得票數旗鼓相當,在解讀本次大選結果上呈現關鍵差異。

▲韓國總統大選今(3)日舉行,已於當地時間晚上8點(台灣時間晚間7點)結束投票,目前開票作業正在進行中,截至寫稿時間為止,開票總數已達到20.24%,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得票率為47.70%、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得票率為44.10%。(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韓國這次總統大選開票結果與出口民調預測結果出現落差。(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對此,有專家指出「事前投票」可能是這次大選出口民調出現誤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韓國《公職選舉法》,事前投票期間禁止進行出口民調,因此,事前投票的民意只能事後進行修正計算,而在修正過程中可能出現了誤差。

明知大學政治外交學系教授申律(音譯)表示,「在修正的過程中,加權值如何設定就會導致結果出現差異」。申律強調這並不代表結果本身有問題,「只是說明修正過程存在困難」。政治評論家朴相炳(音譯)則說,「從結果來看,事前投票選民的投票傾向可能沒有被民調正確反映」。

另外,保守派選民的動態也被認為是出口民調失準的原因。有專家認為,所謂的「害羞保守派」選民(Shy Conservative)在戒嚴與彈劾事件之後,對於透露個人政治傾向變得更加謹慎,傾向避免接受民調或故意隱瞞回答,因此造成民調出現誤差。政治評論家朴相炳表示,由於這次投票時間延長到8點,一些被視為共同民主黨票倉的地區投票率飆高的消息不斷傳出,可能讓保守派選民感受到危機感,趕在投票最後時間前往投票所,這部分選民的動向因而未被出口民調掌握。

無論如何,仁川大學政治外交學系教授李俊漢(音譯)強調,出口民調預測的候選人勝負結果並沒有錯誤,「考慮到誤差範圍的話,這樣的落差並不算是太離譜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