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三讀通過《軍人待遇條例》修正草案,國軍志願役每月加給從1.5萬調高到3萬元外,還將戰鬥加給、地域加給等入法,希望解決前線戰鬥部隊缺人困境。不過這樣的做法,國防部長顧立雄喊話立院,應事先進行討論說明資金來源,否則可能排擠其他作業維持費的支出。而正在服役中的軍官也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妥當,恐怕會出現軍種排擠效應。
不願透露姓名的軍官表示,這樣大家就會想要往外島、戰鬥加給的單位去,轉往非本身專業專長的單位去發展,恐怕會造成人才留用上的問題。為了加給,基層的考量就不是自己的專業,而是為了薪水,但像科技專業軍種,比如電展室、軍情局恐怕就可能造成人才流失。
不過,剛退伍的憲兵士官則認為,一定會有不少人被吸引,但不是全部,因為隔行如隔山,加上戰鬥部隊又很操。如果專長本來是坐辦公室搞資訊科技,想跑到前線拿槍,戰鬥部隊也不一定要,除非真的缺人缺到爆炸。也就是說,你一個搞資通的校級軍官,你去裝甲部隊,人家要升戰車營營長時,難道會選你一個半路出家的嗎?
國民黨把「戰鬥加給」特別從勤務加給拉出來立法,引起軍人們的議論,但藍營資深立委辦公室主任則表示,這凸顯「專業加給」金額的不足,國防部目前該做的是全盤檢討加給制度,才能避免人才流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剛退伍的憲兵士官則認為,一定會有不少人被吸引,但不是全部,因為隔行如隔山,加上戰鬥部隊又很操。如果專長本來是坐辦公室搞資訊科技,想跑到前線拿槍,戰鬥部隊也不一定要,除非真的缺人缺到爆炸。也就是說,你一個搞資通的校級軍官,你去裝甲部隊,人家要升戰車營營長時,難道會選你一個半路出家的嗎?
國民黨把「戰鬥加給」特別從勤務加給拉出來立法,引起軍人們的議論,但藍營資深立委辦公室主任則表示,這凸顯「專業加給」金額的不足,國防部目前該做的是全盤檢討加給制度,才能避免人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