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日前發生的老翁駕車衝撞行人害3死慘劇,事後傳出老翁患有糖尿病,雖肇事原因不知是否與用藥有關,但不少糖友確實曾因低血糖影響行車安全。專家說,糖友在開車前務必先量血糖,若低於90 mg/dL,應立即補糖,並休息觀察,確認恢復才能駕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師張佑如說,糖尿病患者駕駛前應將血糖控制在90 mg/dL以上,若偏低,可先補充15克糖分,例如3顆葡萄糖錠、125cc果汁或糖包,再於15分鐘後重測,若仍未改善,可重複補糖流程,直到血糖回升。
此外,血糖回升後,建議再補充30~60克糖分的複合性碳水化合物,如御飯糰、壽司盒、蔥麵包或地瓜,搭配蛋白質,效果更佳,但此時須再休息至少30分鐘,觀察血糖是否穩定,確認身體無不適方可啟程。
張佑如指出,糖友駕車中若感到不適,應立刻將車輛停靠安全處,並再次測量血糖,如低於90 mg/dL,須即時補充糖分,並延長休息至45分鐘,待意識、反應力恢復再開車,以免反覆低血糖。
一旦低血糖症狀嚴重到需他人協助,張佑如建議要立即就醫,當日不宜駕駛,而血糖若超過300 mg/dL,則恐造成疲倦、視力模糊與精神不濟,同樣不建議上路。
張佑如提醒,長途駕駛務必避免空腹,應攜帶血糖機與可補糖的小點心,並每2小時測量血糖,凡行車過程中出現疑似低血糖現象,例如心跳加快、噁心、手腳顫抖、冒冷汗、視力模糊、全身無力等症狀,回診時應主動告知醫師、諮詢駕駛相關建議,並由醫師調整用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血糖回升後,建議再補充30~60克糖分的複合性碳水化合物,如御飯糰、壽司盒、蔥麵包或地瓜,搭配蛋白質,效果更佳,但此時須再休息至少30分鐘,觀察血糖是否穩定,確認身體無不適方可啟程。
張佑如指出,糖友駕車中若感到不適,應立刻將車輛停靠安全處,並再次測量血糖,如低於90 mg/dL,須即時補充糖分,並延長休息至45分鐘,待意識、反應力恢復再開車,以免反覆低血糖。
一旦低血糖症狀嚴重到需他人協助,張佑如建議要立即就醫,當日不宜駕駛,而血糖若超過300 mg/dL,則恐造成疲倦、視力模糊與精神不濟,同樣不建議上路。
張佑如提醒,長途駕駛務必避免空腹,應攜帶血糖機與可補糖的小點心,並每2小時測量血糖,凡行車過程中出現疑似低血糖現象,例如心跳加快、噁心、手腳顫抖、冒冷汗、視力模糊、全身無力等症狀,回診時應主動告知醫師、諮詢駕駛相關建議,並由醫師調整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