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證疑慮多 台教會曝人民資安風險全都露

▲台灣教授協會今(12)日召開「反對數位身分證倉促上路」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延緩推動。(圖/
台教會提供)
▲台灣教授協會今(12)日召開「反對數位身分證倉促上路」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延緩推動。(圖/ 台教會提供)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內政部日前表示,因疫情影響,數位身分證換發時程將延期,但台灣教授協會認為,整個政策在與社會對話不足、資訊安全、隱私保護、權責機構不清等情況下就貿然實施,等於把國民置身於高度風險之中,今(12)日召開「反對數位身分證倉促上路」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先透過立法或修法程序,並公開透明與社會對話,釐清各種資安及隱私風險疑慮後再推動數位身份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教授協會前會長,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呂忠津認為,政府強勢換發數位身份證的態度,強制使用無限定用途的數位身分證將陷人民於風險之中,而可全面無節制蒐集個人數位足跡及設定隱性標記的數位身分證將滋生監控人民隱私的政府。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李育杰則說,在內政部說詞裡,非常強調eID晶片卡的安全,例如採用軍事機密等級、通過國際安全認證標準,卻對軟體與系統的安全著墨甚少,對未來eID觸及資料管理的人員考核與規範,也完全沒有提到。李育杰特別強調,資訊安全很難保證,但資安風險是可以有效控管。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表示,換發數位晶片身份證,必然涉及資訊安全和個資保護的風險,政府有責任說明為何需要全面換發數位身份證,若強制全面換發數位身份證,讓個人資料全面數位化、各種資料庫並可互相串連,等同打造一把完整個人數位檔案資料庫的鑰匙,設若未來這把鑰匙故障、被偷盜,應該由哪個單位負責?

國立中興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廖宜恩批評,數位身分證推動程序既不合理野不合法,今年3月19日才公佈《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辦法》,生效日卻追溯至2019年1月1日,包庇去年已偷偷啟動的幾個招標案,廖宜恩認為公開透明與對話集智才是數位治理最重要的基石,官僚不該催眠民眾「eID絕對安全」,也不該忽視社會、公民團體與許多資安專家的意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