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基隆輕軌喊了三年 落個民怨沸騰下場

▲基隆區域立委蔡適應(中)日前對台鐵不進基隆公開表態不能接受,對基隆市長林右昌(左)來說情何以堪。(圖/立委蔡適應辦公室提供)
▲基隆區域立委蔡適應(中)日前對台鐵不進基隆公開表態不能接受,對基隆市長林右昌(左)來說情何以堪。(圖/立委蔡適應辦公室提供)

記者張志康/特稿

或許對全台灣其他縣市的民眾來說,基隆輕軌這個話題很無感,但對於基隆人來說,決定讓台鐵不進基隆站的規畫,著實惹惱了這個基本所得來自居住地以外縣市比例高達42.5%城市的民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挑明來說,近20年來,每到選舉,不管是市長、立委,總會有候選人拿台北捷運延伸到基隆當成政見。事實上,現任基隆市長林右昌2014年競選第一任時,就是拿捷運板南線延伸到基隆當成主要政見。

理由其實很簡單,根據主計總處去年8月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基隆市跨縣市工作的比例達28.7%為全台最高,同時,根據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基隆市民基本所得來自外縣市的比例更高達42.5%。換言之,對基隆市民來說,如何能夠順利地通勤,就成為評估市長及區域立委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因此,當基隆市政府宣布未來待基隆輕軌通車後,台鐵將不再進入基隆站,會遭致基隆市民的群起圍攻,就一點都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剛開始,林右昌還拿台鐵容易誤點、輕軌每五分鐘就會有一班的說法來搪塞,但旋即遭人打臉,先不說輕軌每列運量不到300人,就算依基隆市府的說法,每五分鐘就會有一班車,那麼每小時的運量也僅有3600人。相較台鐵通勤電車每列可載運1200人以上,即使每15分鐘才一班,每小時的運量也有4800人。

依現行輕軌規畫,未來市民若需要到南港以南的地區工作,就勢必要先搭輕軌再轉台鐵,導致市民通勤的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直線上升,而更重要的則是,從2016年宣布要蓋基隆輕軌開始到現在,基隆市府連一場說明會都沒有舉行過。

隨著基隆輕軌的問題爆發,坊間也盛傳各種版本的陰謀論,諸如民進黨政府急著蓋輕軌,其實著眼點並非在解決市民的通勤問題,而是在於北五堵及六堵的土地重劃利益等等。

但比較現實的問題是,交通部長林佳龍規畫將高鐵延伸到宜蘭,用以取代北宜直鐵,這更進一步壓縮了基隆軌道建設的可能性。同時,也與近日通過環評的捷運民生汐止線、基隆輕軌,共用同一路廊。

綜合各方面的問題,只凸顯了一個問題:基隆輕軌這個「前瞻基礎建設」的項目,從頭到尾就不是個經過審慎評估與規畫的交通建設,而是在上位者「拍腦袋」的輕率決定。

2017年,蔡英文親自到基隆宣布將基隆輕軌納入前瞻基礎建設,並允諾「一定讓捷運進基隆」。如今經過交通部鐵道局評估,輕軌的代價得用火車不進基隆站來交換;在民怨沸騰之下,基隆選出的區域立委蔡適應終於忍不住開口表示:「只要火車不進基隆站就反對到底。」但這樣的表態,卻並沒有獲得市民的認同。

但前瞻第一期的預算到底執行了多少?執行到了哪裡去還不知道,二期預算4200億元又經過立院同意了。行政院還打算明年繼續編列兩年2300億元的前瞻三期預算。

單就基隆輕軌來說,從蔡英文宣布到現在已經歷經三年了,直到今年年初,交通部鐵道局才將原本輕軌與台鐵共軌方案打槍,後續才有台鐵不進基隆的紛爭,顯示到目前為止,基隆輕軌根本連最基本的可行性評估都沒做完,更遑論居民說明會,至於正式動工則是遙遙無期。

撇開政黨色彩不談,有句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如果砸了新台幣100億元蓋的基隆捷運,根本不能為基隆人解決通勤的交通問題,反而還造成市民的各種不方便,那麼也不難猜測為何基隆人民怨沸騰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