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日本失敗、北捷也賠 亞尼克為何能發6個月年終?

▲亞尼克董事長兼創辦人吳宗恩在疫情中逆勢成長,更宣布發6個月年終。(圖/記者黃仁杰攝)
▲亞尼克董事長兼創辦人吳宗恩在疫情中逆勢成長,更宣布發6個月年終。(圖/記者黃仁杰攝)

記者黃仁杰/專訪

回顧疫情爆發的2020,台灣雖然防疫成功但許多產業遭受劇烈影響,餐旅業尤其嚴重,在許多企業取消尾牙、年終縮水的的2021年初,卻有企業宣布今年將發放最高6個月的年終,而這匹疫情下的黑馬,既不是電子科技大廠,也非生醫疫苗、金融產業,而是靠著團購生乳捲竄紅的連鎖烘焙業者亞尼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餐飲、旅遊業一片蕭條之下,亞尼克的生乳捲在2020年的銷售量破170萬條大關,不僅創下歷年新高的紀錄,甚至高於亞尼克董事長兼創辦人吳宗恩預期目標,談起這件事,只見他臉上掛著笑容,謙遜地說「能夠達標是靠全體同仁的努力」,但看得出來他的自信與滿意。

亞尼克最早期在2013年期間以生乳捲團購竄紅,而近年更以線上線下整合和多元化角度的經營為目標,電商無疑是2020一大受益產業,儘管在疫情最嚴重的去年上半年,亞尼克的電商業績逆勢成長高達2成,同時也和4大超商合作預購、團購,在去年最後一季更大舉拓展實體店,更鎖定新莊、石牌等住商混合區,著重在不可或缺民生市場。

▲亞尼克最早期在2013年期間以生乳捲團購竄紅,而近年更以線上線下整合和多元化角度的經營為目標。(圖/業者提供)
▲亞尼克最早期在2013年期間以生乳捲團購竄紅,而近年更以線上線下整合和多元化角度的經營為目標。(圖/業者提供)
從線上走到線下是在疫情下逆轉勝的關鍵,而亞尼克宣布今年也將著重在線下的拓展,預計再新增3間實體門市。對於國內市場的消費力,吳宗恩是這樣判斷的。他認為:「疫情在全世界是很嚴重,實體店是只有收沒有開的,台灣因為控制的很好,所以在內需上影響並不嚴重,包含近期台股持續創新高,帶動國內消費,未來在實體店面上還是可以樂觀看待。」由於外帶需求反而增加,社區型店面的表現會比往年同期更好。

YTM連年虧本 吳宗恩看好:北捷就像Google

雖然亞尼克在2020年交出亮眼成績單,不過吳宗恩在2018年與東元電機合作,砸下上千萬元開發的亞尼克蛋糕販賣機YTM(Yannick To Go Machine)至今收支仍未打平,不少人質疑用智能販賣機賣蛋糕到底有沒有商機?

從去年的結果來看,吳宗恩認為YTM將有機會成為新的商業模式,「無人接觸」的特色讓YTM在去年的銷售並未衰退,根據他的觀察,YTM消費者的年齡約是20至25歲的學生或是新鮮人族群,而且以男性居多,與其他通路截然不同,「這代表著YTM的確開發了新的消費族群,消費者年齡層下降更意味著他們可能成為未來的主力消費市場。」

吳宗恩點出關鍵,北捷龐大的人流每日高達200萬人次載客量,每天都會經過亞尼克放置在54個站點的YTM,「那這樣不就等於實體的Google和Yahoo嗎?」用新的模式養成一批新的消費者需要時間,多角化經營當然希望每一個通路都賺錢,「但你還是要投資啊,要給它養成期,你不能一生下來就要跟哥哥、姊姊比,那當然最小的是不能比的嘛。」

▲吳宗恩在2018年與東元電機合作,砸下上千萬元開發的亞尼克蛋糕販賣機YTM。(圖/記者黃仁杰攝)
▲吳宗恩在2018年與東元電機合作,砸下上千萬元開發的亞尼克蛋糕販賣機YTM。(圖/記者黃仁杰攝)
進軍日本失敗成養分 奠定多角化經營哲學

多角化經營讓亞尼克業績再創高峰,不過能有現在的成果,竟是進軍日本的失敗經驗換來的。

時間回放到2016年,吳宗恩決定「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因此當時在台灣開了很多直營店,同時拓展海外據點,想要複製電商團購的成功模式,首站就選在日本,結果不到一年就黯然退場,吳宗恩坦承,這是因為他對日本市場的不了解和太過樂觀的期待,使自己踢到鐵板。

當時的他只想說,電商都是一樣的「網站上結帳,買了送過去」,但卻沒有考慮到,日本的人口結構和消費習慣都與台灣截然不同,日本人是一個人一張單,他們是不會揪團購的,台灣的一張訂單是7條、15條,日本一張單就只有1條,「當時在日本中元節的時候做了一個銷售活動,接到了1千多張單,以為銷量超好但卻只賣了1千多條,但如果是台灣的話就是上萬條了。」

不果,亞尼克也因禍得福,日本失敗的經驗奠定了日後決定多角化經營的基礎。吳宗恩提到,如果當時在日本有實體店,同時經營電商狀況可能就會不同,單一的通路經營雖然單純,但就必須承擔高風險,現在回頭來看,多角化經營是正確的選擇,身為零售商要盡可能擴大接觸的消費族群,「機會就比別人多!」

▲吳宗恩在日本失敗的經驗也成為台灣版圖的養分。(圖/記者陳明安攝)
▲吳宗恩在日本失敗的經驗也成為台灣版圖的養分。(圖/記者陳明安攝)
用明星規格看待明星商品 吳宗恩用生乳捲「一招制勝」

而生乳捲也並不是從研發至今都穩定成長,2013年亞尼克研發出招牌生乳捲,但在啟售約1年,熱潮過了之後就遇到銷售瓶頸,吳宗恩也曾想過要再找另外一隻明星商品,因此10多年前的亞尼克不斷的開發新產品,但因為資源有限,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那麼多精力去照顧那麼多的產品,「功夫厲害的人只需要一招就能制勝,不需要那麼多花拳繡腿。」他回想起創業初期就是「花拳繡腿」的經營方式,做過餅乾、巧克力甚至是冰淇淋,反而沒有好好照顧亞尼克的主力商品蛋糕。

於是他轉念思考,「既然生乳捲是明星商品,那就要用明星的規格去對待!」亞尼克後續的經營,吳宗恩把所有的精力和資源都放在生乳卷上,重新包裝打造,自己也持續學習如何經營產品,最終找回品牌的定位,讓生乳捲能不斷的讓消費者記憶。

不斷創造話題性就是行銷關鍵,在生乳捲包裝上也因應節慶或是與知名Youtuber聯名,帶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當經營者用對待明星的態度去包裝它、去經營它,消費者就會再次被刺激而消費,吳宗恩堅信,商品的壽命長短不是取決於商品本身,而是如何去經營,「我相信生乳捲在10年、20年後它一樣還是那麼好。」

▲亞尼克今年新年檔期推出的新口味大桔大利生乳捲。(圖/業者提供)
▲亞尼克今年新年檔期推出的新口味大桔大利生乳捲。(圖/業者提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