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吉仲答詢時說,農林22條措施,和2018年中國就已經使用過的惠台31條措施相差無幾,「如果有效的話,之前早就過去了。」陳吉仲表示,台灣到中國投資農業的情況非常少,農民都知道,在投資結束後,技術被對岸學走,會影響到台灣農產品外銷,甚至回銷台灣。
陳素月指出,自2015年中國取消台灣鳳梨關稅後,5年下來,台灣鳳梨銷往大陸成長幅度達到258倍,這次突襲式禁止就是典型的養、套、殺的招數,許多人擔心像釋迦、蓮霧、芒果、柚子,對大陸市場依賴都很高,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被開刀的對象?
陳吉仲說,農委會研判這次鳳梨是很單純的動植物防檢疫問題,台灣鳳梨賣到中國是依循市場經濟,台灣有供給能量、陸方有市場需求,並非政治因素下簽的訂單,這點他們並不擔心。
陳吉仲補充道,從蘇貞昌上任以後,就指示要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台灣幾項水果外銷對中國的依賴也逐年減少,在去年、前年,台灣針對中國以外的市場,外銷成長從年銷收額5億元成長到14億元,幅度超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