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社會是很現實的,但在這個現實的生活中,為什麼我們連僅寄託我們心靈的愛情都要為麵包犧牲呢?
很多人會認為沒有麵包的愛情怎麼可能會幸福?對!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總是盼望別人給麵包,而不是反問自己,為什麼麵包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賺呢?從順序來看,倘若今天我們連最基本的餵飽自己都滿足不了,又何來精力談論愛情呢?若今天你能靠自己賺錢好好生活,那為何要讓自己困在「愛情是不是要附加麵包」的問題中?
在一起是兩人共同的決定,生活亦是,沒理由你兩者兼求、另一方兩者皆供,最後或許只會導致供不應求。非要在愛情中談論麵包的重要性,可說是個假議題,你要知道,真正的情感是無法用金錢去「衡量」出來的,張愛玲曾說「結婚若是為了維持生計,那婚姻就是長期賣淫」。

有一個人他很努力,即便他沒車沒房,也不能就此判定他給不給得了另一個人幸福。如果你自己本身足夠有能力去賺取麵包,你也不會不斷提及「它」有多重要,當你靠自己就能擁有了,你還會在乎一個人在愛情中能不能給予你足夠的金錢嗎?其實我們常常都忽略一件事,婚姻的本質是什麼?是因為愛這個人,而不是這個人能日進斗金。
你一定不會希望小時候跟父母要零用錢的模式,一直沿用到長大後,你還必須要跟另一半伸手拿生活費,看到喜歡的東西,第一件想到的不是買了之後自己會多開心,而是想著要如何跟老公開口?這個會不會太貴?卻忘記問問自己,這樣的糾結「會不會太辛苦」?
自己賺的麵包絕對比伸手要來的好吃!愛情本該是一種美好的寄託關係,可是一旦牽扯上金錢,會形成一種壓力,不管是伸手拿的還是付出的,最終關係都會因為不平衡而失調,麵包並不是愛情的「附加品」,儘管錢能給你的東西很多,甚至可以帶來歡愉,但帶來不了「真正的愛情」,如果你始終擺脫不了這樣的想法,那或許是因為你還未嚐到愛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