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引來不少網友熱議,在網拍上看到很多賣場開價300~400元。對此,台北城郵幣王老闆分享,自民國38年(1949年)發行新台幣硬幣以來,錢幣分有流通性(目前市場可交易)、紀念幣(有特殊紀念價值,且有民眾喜歡而收藏),價值物以稀為貴,該枚「千禧年紀念性流通拾圓硬幣」,雖有紀念性質,但在市場流通上仍可見,因此價格並不特別高,單枚頂多12~14元不等。
他以投資、審美、收藏、餽贈的角度綜合分析,錢幣除了本身金額、材質與包裝帶來的價值外,保存狀態影響價格最甚,從銀行換取後完全未拆封過的原捲包裝,因從未使用無耗損,最為值錢。以這枚「千禧年紀念性流通拾圓硬幣」來說,當時發行數量多不算太稀奇,不過有不同銀行與私人企業另製2枚、5枚的特殊組合,在發行20年後的今天,也將附加發行單位的品牌價值。
其中以口碑最好的臺灣銀行再製特殊產品的價格可能最好,單枚包裝可能可以賣到100多元,5枚組合大約200~250元等。他透露過去大陸開放來台觀光時,此幣正是陸客熱衷採購的對象,因為華人社會崇尚龍,古代不僅象徵帝王,有龍則靈,以硬幣圖騰來說又以龍最受歡迎,且因為價格不會過於高昂,成為熱門收藏標的,最好時期曾有5枚一組的民間包裝,可賣到5~6百元。現在則已恢復正常價格。
牯嶺郵幣社也分析,整體而言,硬幣價值的判斷,建議從臺灣銀行兌換整捲50枚,完整包裝未拆封的收藏最無鑑價爭議,論「千禧年紀念性流通拾圓硬幣」,目前全新一捆整捲的價值約達其面額3倍以上,將近1500~2000元。若是拿到零散已流通於市面上錢幣的話,牯嶺郵幣社直言:「當一般硬幣繼續用也沒關係。」
台北城郵幣王老闆打趣分享,收藏錢幣隨著時間、保存狀態、市場喜好等情況,價值都可能會有波動,當年發行「千禧年紀念性流通拾圓硬幣」時,甚至有銀行將兩枚合組在一只塑膠展示盒中販售,在當時來說,可能外盒的價格都比裡頭兩枚10元硬幣來得更高。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投資人,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學習正確的投資觀念才能將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