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缺工,他進一步表示,南越很多員工來自北越,北越現在也有很多工廠,又緊鄰中國,工作機會多,部份員工返鄉後直接在當地就業,有的人則因年關將近,乾脆過完年再回來,更有員工因為尚未施打疫苗無法出門。整體來說,復工至今人力還卡在7成,因為補進的員工跟離開的員工一樣多。

面對挑戰,台商只得進行調整。謝明輝說,最基本就是長鏈變短鏈與分散佈局,今立在越南、印尼各有兩間工廠,疫情期間提高機器自動化,增加效能;運輸方面,今立有自己的貨櫃車隊,一台車的開銷約新台幣6萬元,成本相當高。謝明輝強調,「台商要會自己降成本,自己車隊不夠再找外援。」
對於人力問題,謝明輝採教育員工、增加薪資福利兩線策略要留才攬才。他表示,除了讓員工同時學習兩個產線的技術外,以往只有底薪與職等加給,現在多了交通補助、生活住宿津貼、小孩就學補助金,過去每年加薪5%到7%,現在一加就是25%,「不僅要留才,還要跟日商、韓商搶才」。
蘇國芳則表示,航運上,原物料進口從蘇比克港改走馬尼拉港,航線價格便宜可降成本;另外,船班出發前,也會確認貨櫃到港日期,彈性安排人力,降低人事開銷,而教育訓練一樣沒有少。
儘管困難排山倒海,但謝明輝認為,年後將以招工為首要目標,對東協市場長期仍看好,一切平常心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