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新住民語言政策 不該只是為做而做

▲教育部將新住民語文納入108年新課綱中,涵蓋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七國官方語言。(圖/國教署提供)
▲教育部將新住民語文納入108年新課綱中,涵蓋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七國官方語言。(圖/國教署提供)

記者李芷涵/綜合報導

台灣自80年代起跨國通婚逐漸頻繁,至今新住民加二代人數已突破百萬。隨著東南亞新住民及移工族群擴增,再搭上外交及經濟上的去中化策略,台灣近年來大推新南向政策,欲加深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並大舉投入資源、推動政策辦理東南亞語言及文化推廣,更於108年起將東南亞語言納入課綱,以強化新二代與母國文化之連結、培養其成為未來的「外交尖兵」。不過,台灣過去長期以來對新住民事務及東南亞語言的忽視,偌大的人才缺口難以一時彌補,相關培訓政策推出後也有欠完善,讓原本立意良善的政策失了美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行政院於105年提出充滿野心的「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教育部也隨後宣布將新住民語文納入108年新課綱中,涵蓋越南、印尼、泰國、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七國官方語言。為了補足東南亞語言師資長期的不足,教育部也推出一系列政策,並以「教學支援人力」及「正規師資逐步培育」雙軌並進培育師資來源,但由於正規師資培訓時間長,政策推動初期需仰賴培訓時程較短的教支人員補足師資需求。

政策推動第三年,國民中小學新住民語文實體班共計開設3,957班,共1萬1,532人選修,教育部在政策上路前預估將開設3,338班、需要約2,664名新住民語師資,而目前全國累計培訓的教支人員有3,419人,雖無明顯不足,但各個語系的人數卻有分佈不均之現象。以較大宗的印尼、越南語而言,師資人數充足,泰語、緬甸語的供需則較吃緊;而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語則是明顯不足。以柬埔寨語為例, 教育部估計需要至少100位教師,但2021年全國僅40幾位培訓合格教支人員。

不僅如此,教支人員的培訓及認證機制也一直存在爭議。根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推動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培訓要點》,只要年滿20歲,本身為新住民或新二代、外籍生、東南亞語系學生或具備相關語言認證者,即可接受培訓,只要上滿36小時課程(含母語課程26小時、增能課程及其它)並通過教學演示評定合格,即可拿到結業證書,站上第一線教學。

36小時的培訓時數是否足以訓練一名教師的專業性,無疑是令人質疑的,更不用說所謂的教學演示,不過是短短幾分鐘的試教而已,相比華語教師須取得華語教學學程,還要接受2至3年實習才可取得證書,新住民語教支人員的培訓為了「趕進度」顯然馬虎不少,對教學品質的把關是有疑慮的。此外,目前東南亞語師資多以新住民為主,但新住民的語言能力來自母語,儘管聽說讀寫能力強,在缺乏語言教學背景或經驗的情況下,要「教得好」也並非易事。

不僅如此,教育部規定每所小學一週只能開設一節新住民語言課程,而一節課的鐘點費只有320元,若想達到基本工資24,500元的收入,則教師一天必須跑至少3間不同的學校,每天在不同學校之間流轉,還要為此準備各年級的教材,儘管交通費有補助,但舟車勞頓下即便具備教學熱忱,也遲早被高昂的時間成本及不足以維持生計的收入打退堂鼓,這也使得多數經過培訓的新住民教支人員落入「業餘兼職」的尷尬處境。

事實上,台灣過去大學外語人才培育,在語系上即有資源嚴重不均的情形,外語科系以英語、歐美語系為重,亞洲語則以日語為主,即便是韓國文化風靡台灣多年,目前也僅有政大、文化大學有正式的韓文系。更不用說,台灣社會過去幾十年來對外籍配偶、移工帶有負面刻板印象與歧視,儘管新住民族群逐年擴增,東南亞語言及文化卻長期遭到漠視,從民間乃至官方投入的資源都很稀少,直到2014年暨南大學才成立全台第一個正式的東南亞學系。專業的語言人才培訓需要長時間、系統性的推動才能開花結果,而台灣東南亞語系人才長期缺乏,所造成的缺口並非新南向政策一推動,立刻就能補上的,這才導致不得不以專業性有爭議的教支人員應急的窘境。

教育乃百年大計,長期偏重或忽略某些語言人才的培訓,等到新政策一推,師資人才捉襟見肘,才趕緊以其他替代方案填補缺口,讓語言教育政策亂了方針,也犧牲了教學品質,反而不利專業人才的長期培育。隨著台灣少子化發展,未來可能要更仰賴移民,多元文化及語言的挑戰也將成為未來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不僅是東南亞語言,各國語系的推動也要盡可能健全、平均;若資源有限、難以關注各語言人才的培育,則應從完善外籍生招募、留台機制及提高誘因著手,豐富台灣在地多元背景之專業人才,以應付未來各種政策需求的轉變。

除了師資人才、相關培育制度有待改善外,社會氛圍也要跟上。過去社會普遍對外籍配偶存在偏見,社會氛圍的不友善致使許多新二代不願意學習母語,或因家中長輩反對而無法學習母語,導致雙語能力的傳承斷裂,實屬可惜。如今政府開始重視新住民語言及文化的傳承,在學校中教授東南亞語,不僅是希望強化新二代的雙文化背景連結,更有對其未來成為雙語人才、協助台灣走向東協國家的期待。這份政策立意良善,但所謂的雙語教學不僅是硬體資源或師資的完備,社會氛圍的友善、家庭內的母語環境,國際化視野的培養也都扮演關鍵角色,尤其是根據國教署統計,近年來新住民結婚人數及新二代出生人口漸低,東南亞雙語能力的「重責大任」不應偏重寄託在新二代身上,要讓東南亞語言及文化的地位在台灣真正提升,讓台灣學生也對東南亞語產生興趣、願意學習,才能讓多元文化的種子深入下一代的教育,也讓現在投入推動語言教育的資源,不會在未來因人口結構的改變而被浪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