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手畫腳享清淨 越南的「不語」咖啡店

▲金越咖啡店的服務生全是聽障者,店家貼心準備字卡與手語圖示方便消費者點餐。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攝 111年7月6日
▲金越咖啡店的服務生全是聽障者,店家貼心準備字卡與手語圖示方便消費者點餐。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攝 111年7月6日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6日專電)喝咖啡是越南的「國民日常」,但用手語點咖啡的體驗則大不同。范越淮為了讓聽障者有更多工作機會,從車縫廠老闆跨界挑戰開咖啡店,在針線起落拆縫、糖奶調和間追求精緻無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喝咖啡、聊是非」是越南最稀鬆平常的人文風景,但位於河內市的金越(KymViet)咖啡店內卻悄然無聲,消費者取餐沒說謝謝,而是用手指摸摸下巴接著將手掌攤平向外推,服務生則將右手掌放在左胸前回禮,過程全靠手語。

一手催生金越咖啡店的靈魂人物是50歲的范越淮(Pham Viet Hoai),7歲那年一場意外讓范越淮的雙腳失去行走能力,這項在外界眼中的不完美,卻讓他在創業時有了與別人不一樣的眼界與思考。

根據越南勞動榮軍與社會部的統計,越南聽障族群共有250萬人,范越淮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只要為這一族群創造合適的職缺,將可為市場注入充沛的勞動力,且也可以減輕家庭、社會的負擔。

范越淮2013年在越南首都河內市開設車縫廠,開始聘僱聽障者擔任裁縫師,為了擴大聽障族群的工作領域與類別,2019年起又陸續在河內市開了3家咖啡店,讓聽障人士投身服務業,當起調飲師、送餐。

其中位於河內市中文路(Trung Van)的咖啡店就開在車縫廠的旁邊,范越淮結合「前店後廠」概念在咖啡店一隅另闢展示空間及用自家車縫製品妝點咖啡店門面,讓客人邊喝咖啡邊欣賞自家生產的手提包、布玩偶、面紙套等。

咖啡店內販售的車縫製品掛著吊牌寫著「雖然我們是身心障礙者,但絕不會生產出有缺陷的產品」。范越淮觀察,很多人會懷疑聽障者的工作能力,但這一族群在工作時往往更為專注,效率與成果不比一般人差。

為了便利消費者點餐,范越淮還在咖啡店的櫃檯上放著寫有「我要外帶」、「結帳」、「我需要幫忙」、「點餐」的字卡,字卡背面則是相對應的手語圖示,讓客人可嘗試用手語和服務生溝通;此外,每項飲品也都有印有手語的示範教學。

32歲的武玉梅(Vu Ngoc Mai)在金越咖啡店工作兩年,她希望消費者是因為喜愛產品而非為了憐憫身心障礙者而埋單。被錄取之後,她還前往五星級飯店受訓3個月,「老師講的話很長,我拚命做筆記。」

她說,工作中挫折常與收穫相伴,一開始她也覺得自己調的飲料不好喝,只能想辦法改進,有時客人無法順利點餐,她就要改用客人能懂的方式讓對方明白。武玉梅從生手蛻變為專家,現還肩負訓練新進調飲師的任務。

范越淮的咖啡店與車縫廠撐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近3年考驗後,終於盼來景氣春燕,由於具公益性質,寒暑假常有營隊到訪,讓金越咖啡店不僅是放鬆品咖啡的去處,也是中、小學生了解聽障族群的互動教室。

營隊輔導員阮黃日玲(Nguyen Hoang Nhat Linh)表示,金越咖啡店空間設計舒適,到處都有手語教學圖示和字卡,是個對聽障人士很友善的空間,她嘗試用手語點餐感覺並不困難,重點是飲料也很好喝,會找朋友再訪。

前來選購布包的消費者阮青玄(Nguyen Thanh Huyen)表示,自己是手工藝品的愛好者且長期關注社會企業,她肯定范越淮的人道主義精神,將咖啡店與車縫廠結合的模式令人印象深刻。

范越淮指出,目前車縫廠加咖啡店共有30名聽障員工,盼未來能再展店3、4家,為聽障者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將「前店後廠」模式推廣至觀光省分,如此一來就能接待團客,讓消費者可以參觀、採購產品。

儘管越南民眾普遍能對身心障礙者抱持同理心,但范越淮希望超越這項認知,呼籲越南社會能以另一角度正視身心障礙族群,「他們不是需要保護或可憐的對象,而是可以為社會貢獻自我價值,我們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編輯:韋樞)1110706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