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顧過去歷史經驗,中國靠著人口紅利強勢崛起過後躍升世界強國,面對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頭一次人民幣兌美元跌破「7」是2019年8月,另一次則是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發導致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匯率雙雙「破7」,這顯示中國受美國制裁與疫情衝擊造成的經濟打擊相當顯著;而中國在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靠著「大撒幣」打造債務陷阱,造成中國約8650億美元的資金向外流出,隨著窮國們無法順利繳款、面臨呆帳危機,中國自己釀成的資金缺口回過頭來卻讓國內房地產泡沫化、爛尾樓危機惡化,面臨內憂外患不斷拖累經濟成長動能,中國想要擺脫經濟惡化勢必得付出加倍努力。
然而,這場清零表演硬生生打斷了經濟復甦的可能,因為中共二十大正在倒數計時,隨著中國官員們的效忠期愈來愈短,地方官員施政永遠都會是「政治優先於經濟」,所以防疫封控只會愈來愈嚴格,最好的一次證明就是貴州防疫巴士翻覆釀27死的悲劇。即使官方沒有明確說「動態清零」是國策,但種種嚴格的疫情防控政策都證明了動態清零就是國策,而為了讓有望順利連任第三任總書記的習近平看見,所以地方父母官可以喪心病狂的讓六百萬人靜默,將三萬人強制集中隔離,將近萬人疏散到其他城市,忽視一切次生災害,專心致志地演好把「維穩」作為首要方針,隨著習近平把自己的政治利益放在民生之上,經濟發展或醫學、科學研究只是這齣戲不重要的配角。

中國過去有個毛澤東搞了文革,如今習近平的「疫革」專制程度卻更勝毛澤東,從歷史來看,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是利用群眾進行權力鬥爭而搞的一場政治運動,如今習近平與其黨羽也為了清零這場政治運動,大肆動用「白衛兵」強制把人拖離居住地、強迫工廠停工,對專制權力的貢獻大過當年的「紅衛兵」,人民在這樣打著防疫大旗為號召下幾乎別無選擇。有能力的人在經歷上海此次嚴苛的封控措施以及期間食物短缺等亂象後,開始計劃離開這座城市移民外國,打算「潤」(中國用語,為逃跑「Run」的諧音)了,今年六月《BBC》便分析當時「潤」還只是一種文化現象,還沒有看到已經轉化成人口現象,也就是說當時許多討論要「潤」的人,打算透過留學的方式離開中國,換言之,接下來可能會新一波留學潮。
但是這個「接下來」的希望火光,在清零與20大的交互影響下也只能羸弱地熄滅,因為就在昨(21)天,北京雅思、托福與GRE考試全部取消。包含首都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所有「國試考試中心」考點都顯示「無考試安排」,其他各省市也大範圍取消考試;中國媒體報導檯面上指的是「不太建議考生跨地區考試,尤其是跨省考試,疫情當下,流動考試會存在一定風險」,並稱「如果今年不著急出分,那就一邊備考一邊等待考點恢復」,但實際上指的是在10月中旬舉行的「20大」結束前,誰都別想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