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劇中每隻水鬼都非常可愛!」編劇周玉軒表示,背景設在1920年嘉義鹿堀溝,傳說裡水鬼會抓交替、變成城隍爺,但為何想看戲?是代表心中遺憾、還是期待的美好?故事由外來鬼江一泉造成水鬼世界的紛擾說起,到水鬼們決定幫他彌補遺憾,保證溫馨、不恐怖,每個人的執著、遺憾,都能投射在水鬼身上,甚至還有小朋友水鬼和母親間的情感描述。
導演伍姍姍說,劇中每個角色都經過田調,譬如大林糖廠曾有小孩跌到河裡,戲中戲《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也經調查北管劇目,希望跟水鬼們的情緒、遭遇緊緊相扣。由於劇情跨越陰間、陽界、戲中戲3個時空,也運用燈光、布幕、彩樓等做出時空區隔,用現代劇場的光影變出更多空間,希望找到新觀眾來欣賞臺灣的傳統藝術。
《水鬼請戲》是臺北木偶劇團繼《白賊燈猴天借膽》後,再度演繹屬於臺灣人的故事,演師吳聲杰說,布袋戲戲偶的喜怒哀樂都是同一個表情,劇中要一人飾多角,必須靈活運用聲音、口音、口白來分辨,像是主角江一泉設定在日治時期,講話就會夾雜日文,比較像現代人;趙匡胤是千年前的皇帝,講話就要用漢文,比較文言。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水鬼請戲》在水鬼歌聲下開啟序幕,揉合現代光影,投向觀眾席的幽藍色燈光,讓觀眾彷若置身於鹿堀溝的水底情境,跟著戲偶穿梭在如幻似夢的陰陽兩界之中,由水鬼的執念與迷惘,講述世間人情的動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