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陳冲/諾貝爾獎能否解答女王的疑惑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過去造訪LSE時,曾詢問金融海嘯相關問題。(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過去造訪LSE時,曾詢問金融海嘯相關問題。(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文/陳冲

2022/9/8英國女王駕崩,一個月後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這兩件事有何關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讓我想起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之際,十一月四日伊莉莎白女王移駕LSE(蔡英文遊學地),心念滿目蒼夷的金融中心,面對滿座經濟學家,女王提出一個簡短的問題: Why did nobody notice it? 全場啞然,研究中心主任不得已回應,講了一句說了等於沒說的話: At every stage someone was relying on somebody else and everyone thought they were doing the right thing,簡單的說,就是搞不清楚,推卸責任。2012/12/13女王造訪英格蘭銀行,一位主管自告奮勇要回答四年前的問題,結果說法還是令女王失望:「危機發生前,金融城太過自滿,很多人認為監管沒有必要」(大家都太鬆懈了)。十年以降,女王已薨,仍沒人給她滿意的答案,直到一個月後,瑞典皇家科學院再將金融議題拱上世界舞台。

2022/10/1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由三位美國學者戴上桂冠,其中柏南克因曾擔任聯準會主席,當然眾所矚目。三位學者以八零年代對銀行擠兌與金融危機互動關係的研究為基礎,成功詮釋銀行社會功能,避免金融事件引發的經濟危機。柏南克更以大蕭條為背景,說明銀行擠兌甚至倒閉時,由於借戶資料流失,快速重建不易,減損社會將儲蓄引導至生產的能力,致使金融危機更難善後。

柏南克等三人的創見,以現在眼光看來也許不足為奇,但誠如諾獎主辦單位所言:「近期全球面臨經濟衰退,以及疫情引致經濟低迷兩大危機,各國央行及金融監理機關採取的行動,幾乎都是基於這些得獎人的貢獻」。換言之,自2008年迄今各國採取的因應措施,諸如QE(數量寬鬆)、Blanket guarantee(全額保障)、買入銀行欠缺流動性資產等,都是避免倒閉的邏輯思維;甚至美國為避免危機擴大,有主動發給銀行執照的特例。這些措施由柏南克執行,其實再自然不過,也可解決問題於一時,尤其在金融危機發生初期,可以避免銀行對同業、對客戶的credit freeze,但吸毒上癮後,如何戒毒?多年來所謂的QE2QE3、乃至QE4,美國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由2008年的兩兆美元,成長到2022年的九兆,應該都是這種後遺症。

女王的疑惑,學者當然可以用華爾街事前過於自信、主管機關缺乏風險意識解圍,然從市場實務觀察,持續成長的貪念,也是主因。看到華爾街高薪,其實金融界人士應了解,豐厚的獲利不當然要轉換為高薪、紅利或獎金,而是有一大部分應作為提升柏南克等所說的「信用中介成本」,這是指將資金從最終存款人引導至優良借款人的必要花費,包括篩選、監督、會計、各項提存、呆帳以及賠償準備,如實扣除這些成本,華爾街的高薪,可能只是幻影,日前產險業的防疫保單事件,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女王在LSE提出的問題,LSE的學生能解答嗎?


●作者:陳冲/ 行政院前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