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台灣與東南亞的藝文橋樑 湄公河文化中心專訪

▲湄公河文化中心的夥伴們合影。(圖/Mekong Cultural Hub湄公河文化中心 提供)
▲湄公河文化中心的夥伴們合影。(圖/Mekong Cultural Hub湄公河文化中心 提供)

記者賴正琳/綜合報導

對於東南亞藝文工作者的印象是什麼呢?在劇場工作超過二十年的李慧珍,一開始接觸這議題時,也是充滿好奇與探究,在過去的經驗中,她曾接觸過日本和韓國的藝文工作者,甚至遠及中南美洲的人文藝術均有涉獵,然而提到東南亞,卻會有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加入國際生活藝術組織(Living Arts International)的湄公河文化中心(Mekong Cultural Hub),並成為台灣辦事處計劃統籌,這五年來對李慧珍來說也是全新的挑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湄公河文化中心是一個國際非營利組織,2018年在台灣設立辦公室,也開始有對外計畫的施行,工作團隊主要來自柬埔寨、台灣和英國,兩年多年加入的宣傳同事,則是來自越南。中心相信藝術與文化的價值和力量,對社會、社群的關注和影響的藝文工作者是主要支持與服務的對象。中心以湄公河區域與台灣為主要對象(柬埔寨、寮國、緬甸、台灣、泰國及越南六個國家),以促進網絡的建立、藝文專業者間的交流和互相學習理解。

▲各國藝文工作者來台交流的大合照。(圖/Mekong Cultural Hub 湄公河文化中心提供)
▲各國藝文工作者來台交流的大合照。(圖/Mekong Cultural Hub 湄公河文化中心提供)
接受記者專訪時,李慧珍也談到這一路以來時常接收到的問題,像是「跟東南亞國家進行藝文交流有什麼實質的好處?」、「為什麼是這些國家呢?」和「台灣藝文工作者相對有政府的資源,為何或是如何要與東南亞的朋友有更多的往來或是合作呢?」面對總總的問題,李慧珍認為,台灣是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近代政治與社會變遷的複雜性不在話下,然而,台灣一直在邁向一個民主化的、學習擁抱多元的社會發展和成長的經驗,藝術文化一直在國家資源分配的藍圖上,雖然藝文工作者並不滿意資源分配的總總現況,但是事實上,透過文化政策資源的持續挹注,確實也使台灣的藝術文化的發展有一定的成績,台灣的藝文工作者關注的面向和社會參與很廣泛,台灣民間的藝文活力豐沛,也有許多國際往來合作的經驗,這些都可以做為東南亞夥伴的參考。

李慧珍指出,過去將近五年的工作,也有和其他的亞洲工作者、藝文單位或關注社會發展的組織的合作,範圍涵蓋多個國家例如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印度、新加坡、澳洲、中國、日本、韓國等等。「我們已經清楚地將自己定位為是一個以亞洲為範疇的平台型組織,然而湄公河區域及台灣,仍然是我們投入資源促進區域藝術文化性的、社會性的、民間性的往來和合作的主要聚焦地。」

由於積極促進台灣和東南亞之間的民間交流,國際生活藝術組織台灣辦公室進駐台北空總舊址,受到文化部支持並掛牌營運。即使疫情期間,也不中斷任何的各項交流計畫,包括提供獎助金參與專業交流,以支持藝文專業工作者的進階學習,形成台灣與東南亞夥伴的藝文實戰知識網絡;策劃數個跨國的交流與合作方案,策辦開放亞洲藝文工作者申請辦理在地活動,以及辦理線上線下混合的Meeting Point大型活動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