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援清單可能出現「集束炸彈」 烏國央求許久最快本週有定奪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烏克蘭從盟友諸國獲取各種武器,美媒報導指出最快本週美國將決定是否增加「集束炸彈」這項爭議性武器至新的軍援方案。(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烏克蘭從盟友諸國獲取各種武器,美媒報導指出最快本週美國將決定是否增加「集束炸彈」這項爭議性武器至新的軍援方案。(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楊智傑/綜合報導

烏克蘭一直向美方要求提供集束炸彈(cluster munitions)這項極具爭議性的武器,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5日援引不願具名政府消息人士報導
,美方最快會在本週對這個決定做出定奪。若白宮通過該項交付,最快會在本月直接納入最新的對烏軍援方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提到,集束炸彈(cluster munitions)正式名稱為「雙效改良版傳統彈藥」(DPICM),是一種將數十枚小型炸彈集合成一般空用炸彈與炮彈的炸藥,雖然瞄準精準度不高,但優勢在於一旦引爆後,這個涵蓋了不同炸彈且具大範圍殺傷能力的炸彈將會對附近人體、車輛造成傷害,更因為經常殘留未爆彈,容易對平民構成長期風險。

之所以會需要這項武器是因為烏克蘭軍隊發現,俄羅斯人習慣在進攻前集結,這使他們倘若受到集束彈藥的攻擊時,很容易造成嚴重殺傷。這種砲彈含有數十甚至上百枚更小的子炸彈,能夠造成大面積殺傷,並替缺乏空中支援的烏克蘭部隊提供臨時替代品,提高烏克蘭軍隊對抗俄軍進攻的效率。

集束炸彈也被稱為力量倍增器,敵人的戰壕系統一旦成為攻擊目標就會變成殺傷區。報導引述一名美國官員說法,稱光是一枚集束炸彈所發射的小炸彈,覆蓋面積就可達到常規彈藥的5倍之多。

由於2010年8月1日生效的《集束彈藥公約》(CCM)目前已禁止其123個締約國使用、生產或儲存集束炸彈,其爭議性是美方遲遲不願提供的考量點,不過美國與俄羅斯、烏克蘭3國均未簽署相關條約。

相比其他保存集束炸彈的國家,美國生產的集束彈藥的啞彈率遠低於其它國家生產的集束彈藥。美國官員表示,正在討論向烏克蘭轉讓的兩種美國彈藥的啞彈率分別約為1.3%和2.5%。倘若白宮真的在本週通過了該項軍援政策,這將意味著美國政界必須艱難地取消限制轉讓啞彈率超過1%的集束炸彈的政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