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主演《大俠沈勝衣》、《小李飛刀》等受到觀眾歡迎的張振寰,本月14日被發現已在家中去世,今(29)日上午前妻鮑正芳和兒張熙宇於台北市懷愛館至善四廳為他舉辦告別式,但訃聞上只有張熙宇列名,鮑正芳坦言是陪而子來送他的父親,因為已經和張振寰離婚23年、之後就沒再聯絡,所以他對自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她也因無家屬的身分,未特別在靈前致意、沒穿喪服,張熙宇則是特別從上海返台出席,他與父親23年沒見面,卻是在這種場合下重逢。

▲張振寰告別式今(29)日上午舉行,現場布置以白色花卉為主,素雅大方。(圖/讀者提供) 張振寰有粉絲來送最後一程 遺照呈現年輕、帥氣模樣
張振寰曾經在電影界發展卻沒有特別成功,轉進小螢幕後以《大俠沈勝衣》成為武俠劇熱門男星,《挑伕》等也受到歡迎,後來和同樣在演藝圈的鮑正芳結婚,生下張熙宇,卻是離異收場,還有家暴的恩怨,不過張振寰晚年生活不如意,連在家中去世都是數日後才被發現,鮑正芳還是有情有義幫忙處理,但在名義上就是張熙宇為父親舉辦,場地布置以白色花卉為主,素雅大方,遺照則選用他年輕時擺出打拳姿勢,看來英挺、帥氣。
鮑正芳處理張振寰後事特別感謝品安生命集團天境人文精緻禮儀公司林董事長,主動無條件幫忙全部細節,還由慰心科技製作AI微電影,在告別式上播放,讓人可以懷念張振寰的昔日身影,特別是最後的一句話:「我的戲服會舊、但角色永遠新鮮。」更是讓人無限感慨。今天由於上午一大早就開始進行,演藝圈友人王偉忠、林秀芳、李淑娟等送花籃,曾在《百戰百勝》擔任魔王的楊雄,過去和張振寰在華視合作過一些古裝劇集,也到場致意,武術工會也有代表現身,家屬就是張熙宇代表,但有幾位張振寰的粉絲也來送偶像最後一程,不管他後來的日子多麼不如意也病痛纏身,他們對他始終很欣賞。

▲張振寰因演出華視武俠劇《大俠沈勝衣》走紅,曾經受到不少觀眾的喜愛,建立了「俠士」的螢幕形象。(圖/翻攝自微博) 鮑正芳感動社會仍有真善美 張熙宇希望父親一路好走
對於鮑正芳和張熙宇而言,和張振寰23年沒聯絡,突然接到他去世的消息,又是詫異又要思考是否料理後事,對於鮑正芳而言,只有她一個人在台灣,身份也已非家屬,確實有點尷尬,但為了兒子的關係,她也要和張振寰其他家人聯絡相關事宜,接著就碰到許多熱心的人士願意幫忙,讓她不禁說道:「社會上還是有真、善、美,這三個字,我真的很感謝。」
張熙宇則是從父母離婚後跟著媽媽生活,和張振寰也有23年沒見,接到消息先是震驚,後來也馬上想著該怎麼處理,於是和公司請假,從上海返回台灣,對於父親,他只想說:「這輩子辛苦了,一路好走。」

▲鮑正芳(右)出席前夫張振寰的告別式,感謝在籌辦過程中所有幫忙她的人,表示這社會上還是有真善美。(圖/讀者提供)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如果您或家人、朋友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或性騷擾的困擾,或是您知道有兒童、少年、老人或身心障礙者受到身心虐待、疏忽或其他嚴重傷害其身心發展的行為,請主動撥113,透過專業社工員處理,救援受虐者脫離危機。
※ 拒絕暴力請撥打:113、110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振寰曾經在電影界發展卻沒有特別成功,轉進小螢幕後以《大俠沈勝衣》成為武俠劇熱門男星,《挑伕》等也受到歡迎,後來和同樣在演藝圈的鮑正芳結婚,生下張熙宇,卻是離異收場,還有家暴的恩怨,不過張振寰晚年生活不如意,連在家中去世都是數日後才被發現,鮑正芳還是有情有義幫忙處理,但在名義上就是張熙宇為父親舉辦,場地布置以白色花卉為主,素雅大方,遺照則選用他年輕時擺出打拳姿勢,看來英挺、帥氣。
鮑正芳處理張振寰後事特別感謝品安生命集團天境人文精緻禮儀公司林董事長,主動無條件幫忙全部細節,還由慰心科技製作AI微電影,在告別式上播放,讓人可以懷念張振寰的昔日身影,特別是最後的一句話:「我的戲服會舊、但角色永遠新鮮。」更是讓人無限感慨。今天由於上午一大早就開始進行,演藝圈友人王偉忠、林秀芳、李淑娟等送花籃,曾在《百戰百勝》擔任魔王的楊雄,過去和張振寰在華視合作過一些古裝劇集,也到場致意,武術工會也有代表現身,家屬就是張熙宇代表,但有幾位張振寰的粉絲也來送偶像最後一程,不管他後來的日子多麼不如意也病痛纏身,他們對他始終很欣賞。

對於鮑正芳和張熙宇而言,和張振寰23年沒聯絡,突然接到他去世的消息,又是詫異又要思考是否料理後事,對於鮑正芳而言,只有她一個人在台灣,身份也已非家屬,確實有點尷尬,但為了兒子的關係,她也要和張振寰其他家人聯絡相關事宜,接著就碰到許多熱心的人士願意幫忙,讓她不禁說道:「社會上還是有真、善、美,這三個字,我真的很感謝。」
張熙宇則是從父母離婚後跟著媽媽生活,和張振寰也有23年沒見,接到消息先是震驚,後來也馬上想著該怎麼處理,於是和公司請假,從上海返回台灣,對於父親,他只想說:「這輩子辛苦了,一路好走。」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如果您或家人、朋友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或性騷擾的困擾,或是您知道有兒童、少年、老人或身心障礙者受到身心虐待、疏忽或其他嚴重傷害其身心發展的行為,請主動撥113,透過專業社工員處理,救援受虐者脫離危機。
※ 拒絕暴力請撥打:1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