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Donald Trump)關稅大刀一砍,台股連日暴跌,7日1746檔股票跌幅超過9%,一片綠油油。新北新莊公有市場菜販廖烱程直言,近期台灣有「1農產品」和台股一樣全軍覆沒,就是蘆筍,因去年第4季「颱風沒走,蘆筍沒得種」,又以台南安定區產地最慘,產量十分稀少,想吃最快得等5月雲林蘆筍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老饕等級「春天蘆筍」沒得吃了 下波等5月

廖烱程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最近幾週在市場,偶爾會被問「老闆,怎麼都沒看到台灣蘆筍?」他說明,往年南部蘆筍大本營之一的台南安定,在1、2月就會陸續開始收成,尤其是頭批春筍,嫩、脆、甜,是老饕等著開吃的等級,但是今年「整個台南產區幾乎跟台股一樣,全軍覆沒」。

他說明,台南安定蘆筍全軍覆沒原因出在「颱風沒走,蘆筍沒得種」,因為去年秋天,台灣經歷了數次連續強降雨與外圍環流影響,導致台南一帶田地幾乎都泡水泡不停,農民根本沒機會下苗。價格部分,根據農糧署最新資料顯示,白蘆筍本周平均批發價飆高至每公斤189.3元,預估零售價為每公斤379元,綠蘆筍本周平均批發價則為每公斤208.2元,預估零售價為每公斤416元。

▲白蘆筍本周平均批發價飆高至每公斤189.3元,預估零售價為每公斤379元。(圖/當季好蔬果網站)
▲白蘆筍本周平均批發價飆高至每公斤189.3元,預估零售價為每公斤379元。(圖/當季好蔬果網站)
廖烱程舉例,朋友在安定種了兩分地蘆筍,往年此時收成在55~80公斤上下,結果今年只收了15公斤,不到1/4的產量,沒有多餘的能送上來北部市場。他說,雲林的蘆筍通常會在5~6月進入產期,如果如果天氣給力、地形排水順利,今年還有機會撿回一波「中段甜」的台灣春筍尾聲。

農糧署教3招挑好蘆筍 正確保存方法公開

蘆筍該怎麼挑呢?農糧署過去曾分享簡單3招,首先「看色澤」,筍尖飽滿抱合、無枯萎現象,鱗片色澤呈翠綠或鮮粉紫;再來「看莖的基部」,莖的基部應保持濕潤,避免過於乾燥;最後「看彈性」,如果挺直具有彈性,則表示新鮮度較高。

農糧署也建議,蘆筍買回家後用沾溼的紙巾包裹莖的基部,再以保鮮膜或保鮮盒包覆、隔絕空氣接觸,放置冰箱冷藏,因蘆筍採收後還會持續成長,可以直立方式放置,避免蘆筍亂翹。不過,建議2到3天內吃完,才能吃到最新鮮的蘆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