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瀚斯拍賣行(Bonhams)5月25日舉辦的「現當代藝術拍賣會」中,已故日本藝術家石田徹也的代表作《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以7624000港元(約3221萬台幣)高價成交,刷新該藝術家作品拍賣史上第三高價紀錄。這項成果延續石田徹也作品在國際拍賣市場的強勁表現,繼去年其作品《運輸帶上的男人》在邦瀚斯創下拍賣紀錄後,再度證明市場對這位英年早逝藝術家作品的高度認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邦瀚斯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管關尚鵬(Marcello Kwan)對此次成交結果表示欣慰:「我們非常榮幸能夠再次為石田徹也的傑作創造優異的拍賣成績。石田對於社會現象的敏銳觀察以及對現代生活困境的深刻剖析,持續震撼著觀者的心靈,展現出跨越時代的藝術價值。能夠獲得委託拍賣如此重要的作品,並將這份撼動人心的藝術視野介紹給全球收藏家,是我們的殊榮。」

《空置大廈內的經理座位》堪稱石田徹也最具標誌性的創作之一,作品呈現一位身著西裝的經理人物,以盤腿姿態化身為一張破舊不堪的辦公椅,雙臂與金屬椅架以詭異的方式融合,空洞的眼神與麻木的表情,深刻象徵著階級社會中個人的渺小與無助。這件超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尖銳地諷刺職場文化中「畏首畏尾」的普遍心態,同時隱喻著經濟泡沫破滅後整個社會瀰漫的失落氛圍與絕望情緒。

畫中經理的形象具有雙重意涵,既是體制壓迫的受害者,同時也可能是壓迫機制的執行者,精準反映出個人在社會階層結構中複雜而矛盾的多重身份。作品背景中的空蕩建築物與老舊椅具,進一步加強社會荒蕪與價值虛無的視覺衝擊。透過這幅畫作,石田不僅批判日本社會根深蒂固的階級僵化問題,更揭露現代人在資本與權力宰制下所面臨的人性異化與精神孤獨。

1973年出生的石田徹也,懷著成為職業畫家的理想,在日本泡沫經濟衰退的艱困時期堅持藝術創作,卻在藝術生涯僅十年後因意外辭世。他的藝術才華直到過世後才逐漸受到藝壇重視,存世作品只有217件,稀有性更增添收藏價值。石田的創作被公認為日本當代藝術的重要里程碑,不僅曾獲選於威尼斯雙年展主場館展出,2019年更在西班牙馬德里的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館舉辦大型回顧展,引發國際藝術界廣泛關注與討論。

本場拍賣會其他亮點成交包括:
1、蕭勤《彗星-5》以2036000港元成交,達到低估價兩倍水準(估價:1000000 – 2000000港元)
2、朱銘《太極系列-單鞭下勢及太極系列》(兩件作品)以1909000港元成交(估價:1300000 – 2300000港元)
3、常玉《紅衫女士》以1655000港元成交,為低估價2.7倍(估價:600000 – 900000港元)
4、張曉剛《血緣系列 第4號》以1274000港元成交,接近低估價兩倍(估價:650000 – 85000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