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賽季結束後,許基宏面對一個現實問題:他是否還能是中信兄弟的中心打者?曾經是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長打者之一,卻在2022與2023年因傷、低潮與定位變動陷入低谷,OPS一度跌破0.700,被外界質疑是否過了巔峰期。但2025年,他以一種幾近「重啟」的姿態宣告回歸。
三響砲只是表象,長打穩定才是本質
6月7日面對富邦悍將,許基宏一場比賽敲出三發全壘打,包含跨場「連四打席開轟」的紀錄,追平前隊友曾陶鎔所創的中職紀錄。他在該週三連戰合計貢獻4轟、8打點,單週wOBA高達1.313,成為兄弟近期攻勢最具威脅的火力來源。
截至6月8日止,許基宏本季已敲出10轟、49安打、打擊率0.331,OPS高達1.044,無論是打擊效率還是長打貢獻,都來到職涯新高。他的長打率達到0.622,純長打率(ISO)為0.291,展現出穩定輸出額外壘打的能力,絕非偶發性的「幾場爆發」。

▲中信兄弟許基宏上周曾敲出單場3響砲,助隊以12:2輕取富邦悍將。(圖/中信兄弟提供) 不是靠暴力 而是掌握進壘球
比起過去仰賴拉打與紅中球一棒開轟的打法,今年的許基宏在對各類球種的應對明顯更成熟。他不再只咬速球,反而連對滑球(打擊率.333,wOBA.472)、變速球(.278/.383)與卡特球(.625/.830)也能有效處理,顯示其擊球區域判斷與揮棒路徑更穩定。
整體揮空率為21.5%,略高於聯盟平均,但他的好球帶擊球率高達84.5%,證明他在選球、耐性與出棒機會的控制上取得巨大進步。此外,他面對「紅中球」的出棒率高達81.3%,命中率超過94%,這是他2020年巔峰賽季以來最接近完美的狀態。
2023年球季,許基宏因傷影響出賽,打擊率僅0.247、全壘打數只有5支。當時兄弟內野競爭激烈,加上守備能力被外界詬病,許多時候只能擔任指定打擊或板凳支援。然而,進入2025年,他幾乎完全轉為一壘固定主力,定位穩固,出賽節奏連貫,加上身體狀態調整得宜,打擊爆發便順理成章。
目前他RE24為23.8,代表他能在關鍵打席中大幅提升球隊得分效率。勝率貢獻(WPA)累積至1.3,更顯示他在真正影響勝負時刻發揮關鍵火力,是兄弟近期能穩住上半季排名的重要支柱。

▲中信兄弟許基宏有機會成為第七位「30轟俱樂部」的台灣重砲。。(圖/記者葉政勳攝 , 2025.03.29) 30轟不是夢 但還有關鍵門檻要跨越
本季已40場出賽敲出10轟,照此進度確實有望達成「單季30轟」的里程碑。過去中職史上僅6位本土球員達成這項紀錄,依序為林智勝、高國輝、蔣智賢、王柏融、朱育賢與林安可,若許基宏能成功達標,將成為第七位「30轟俱樂部」的台灣重砲。
但值得觀察的是,他目前BABIP為.371,略高於聯盟平均,長打仰賴飛球比例(47%)也偏高,若投手群開始避投中間偏紅球路或改以曲球、指叉等低揮空率球種為主,他的產量是否會開始趨緩,值得關注。
許多人球評定調為「曾經的主砲」後,許基宏用實際數據、用每一次全壘打證明自己仍是不可小覷的打線核心。他不只是重新找回狀態,更是調整策略、打出成熟棒球的典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6月7日面對富邦悍將,許基宏一場比賽敲出三發全壘打,包含跨場「連四打席開轟」的紀錄,追平前隊友曾陶鎔所創的中職紀錄。他在該週三連戰合計貢獻4轟、8打點,單週wOBA高達1.313,成為兄弟近期攻勢最具威脅的火力來源。
截至6月8日止,許基宏本季已敲出10轟、49安打、打擊率0.331,OPS高達1.044,無論是打擊效率還是長打貢獻,都來到職涯新高。他的長打率達到0.622,純長打率(ISO)為0.291,展現出穩定輸出額外壘打的能力,絕非偶發性的「幾場爆發」。

比起過去仰賴拉打與紅中球一棒開轟的打法,今年的許基宏在對各類球種的應對明顯更成熟。他不再只咬速球,反而連對滑球(打擊率.333,wOBA.472)、變速球(.278/.383)與卡特球(.625/.830)也能有效處理,顯示其擊球區域判斷與揮棒路徑更穩定。
整體揮空率為21.5%,略高於聯盟平均,但他的好球帶擊球率高達84.5%,證明他在選球、耐性與出棒機會的控制上取得巨大進步。此外,他面對「紅中球」的出棒率高達81.3%,命中率超過94%,這是他2020年巔峰賽季以來最接近完美的狀態。
2023年球季,許基宏因傷影響出賽,打擊率僅0.247、全壘打數只有5支。當時兄弟內野競爭激烈,加上守備能力被外界詬病,許多時候只能擔任指定打擊或板凳支援。然而,進入2025年,他幾乎完全轉為一壘固定主力,定位穩固,出賽節奏連貫,加上身體狀態調整得宜,打擊爆發便順理成章。
目前他RE24為23.8,代表他能在關鍵打席中大幅提升球隊得分效率。勝率貢獻(WPA)累積至1.3,更顯示他在真正影響勝負時刻發揮關鍵火力,是兄弟近期能穩住上半季排名的重要支柱。

本季已40場出賽敲出10轟,照此進度確實有望達成「單季30轟」的里程碑。過去中職史上僅6位本土球員達成這項紀錄,依序為林智勝、高國輝、蔣智賢、王柏融、朱育賢與林安可,若許基宏能成功達標,將成為第七位「30轟俱樂部」的台灣重砲。
但值得觀察的是,他目前BABIP為.371,略高於聯盟平均,長打仰賴飛球比例(47%)也偏高,若投手群開始避投中間偏紅球路或改以曲球、指叉等低揮空率球種為主,他的產量是否會開始趨緩,值得關注。
許多人球評定調為「曾經的主砲」後,許基宏用實際數據、用每一次全壘打證明自己仍是不可小覷的打線核心。他不只是重新找回狀態,更是調整策略、打出成熟棒球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