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色列、伊朗戰火不斷、兩岸情勢緊張,美國在台協會(AIT)高雄分處日前更分享避難包必備品,讓不少網友開始準備避難包,不過黑熊學院商城的防災必BEAR盒LIGHT版賣1380元,因內容物跟售價,引發網路熱議。究竟緊急避難包、防災包要準備什麼必備品?多久要檢查一次?《NOWnews今日新聞》整理消防署提供5項重點,一起做好應變計劃!
🟡避難、防災包要準備什麼東西?
內政部消防署建議緊急避難包要準備:
緊急糧食飲水(水、餅乾、防災食品)
急救用品、醫藥(每日服用藥及常用藥)、清潔品
禦寒保暖衣物(外套、毛巾、手套、雨衣、暖暖包)
貴重物品(身分證、健保卡及存摺影本、其他合法證明重要證件影本)
少許現金(可能會使用到公共電話或自動販賣機)
鞋子(以防路上碎石、玻璃刺傷)
哨子、可攜式收音機、手電筒、電池、打火機、瑞士刀、行動電源、充電器材等
下載消防防災e點通APP(Google Play:https://pse.is/4gy8vt 、App Store:https://pse.is/4dyfj3)

▲消防署提供,緊急避難包必備物資清單。(圖/翻攝自內政部消防署臉書粉專) 視個別需求而配置的物資
嬰幼兒
奶瓶、奶粉、真空包裝或罐頭副食品等
尿布、尿褲、嬰兒背帶
奶嘴或小玩具
高齡長者
營養果凍、銀髮友善食品
拋棄式內衣褲、紙尿布
手帳、假牙、助聽器及老花眼鏡等
寵物
寵物糧食
常備藥物
保暖毯
外出籠、寵物牽繩
女性生理用品
以上物品可用防水背包裝起來,並放置在隨時可取得的地方,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可以隨時背起前往避難處。

▲除了必備物資之外,也有一些視個別需求要準備的物品。(圖/翻攝自內政部消防署臉書粉專) 🟡居家防災食物怎麼準備?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指出,地震或颱風等大規模災害造成停水停電、交通物流中斷等狀況,導致物資無法運抵災區,民眾必須暫時在家中避難生活,建議民眾平時可以在家中儲存3日份以上的防災食物,考量家人成員日常飲食習慣、營養平衡,準備適合自己的防災食物,最好選擇可以常溫保存半年以上的食物、不需要加熱或加熱水就能吃的。也有網友建議,比起囤乾糧,比較推薦囤罐頭跟調理包,而且要買平常就會吃的,比連不知道怎麼吃的都好。

▲居家防災食物最好準備3日份的飲水、食物,儘量選擇自己平常就會吃的。(圖/翻攝自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多久要檢查一次物資?
消防署建議,最好每半年要檢查一次避難包的防災物資,確認物資沒有過期、損壞或遺漏。
🟡與親友約定緊急會合地點
根據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內容指出,戰爭發生時,可能因通訊中斷無法與家人即時聯繫,平時可以和家人討論、約定緊急會合地點:
1、與家人確定災害或戰爭發生後的緊急會合地點,如附近防空避難處所、醫院、學校、公園等,可至「全民防災e點通(https://bear.emic.gov.tw/)」查詢。
2、發生失聯狀況,可在通訊未中斷或修復時,利用「災防防災e點通APP」的防災卡及親友協尋功能,與親友保持聯繫。防災卡可以設定家庭、社區、學校等群組功能,紀錄群組成員討論後的緊急會合地點及避難收容所,也能將成員設定為緊急聯絡人,災害發生時可發送通知及訊息,讓群組成員在有網路時回報是否平安及位置等訊息;親友協尋則可在系統建立失蹤親友資料,只要災害應變中心的傷亡名冊、撤離或收容名冊等有相符人員,就會自動通知。

▲根據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內容指出,戰爭發生時,可跟親友約定緊急會合地點。(示意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網路或通訊中斷 快報、廣播掌握資訊
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內容表示,如果戰時網路或通訊中斷,國防部將持續透過戰訊快報、廣播等傳播管道,發布相關國防資訊,國防部會結合同業人力、物力資源印行「戰訊快報」,廣播頻道的部分有:
漢聲廣播電台
調頻(FM)頻率:北部地區106.5、高屏地區107.3、台東地區105.3、中部地區104.5、宜蘭地區106.5、關山地區105.3、南部地區101.3、花蓮地區104.5、金門地區107.3。
調幅(AM)頻率:台北684/1116、桃園693/936)、台中1287、雲林1377、台南693、高屏1332/1251、宜蘭1116、花蓮1359/792、澎湖1269/846。
警察廣播電台
全國治安交通網:台北、桃園、嘉義、雲林、台南、高雄、宜蘭地區FM104.9,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地區FM105.1,花蓮、台東地區FM101.3,舞鶴地區FM106.5。
地區治安交通台:台北分台、花蓮分台、台東分台FM94.3,台中分台FM94.5、高雄分台FM93.1、宜蘭分台FM101.3、新竹分台AM1512、台南分台AM1314。

▲台灣處於地震、颱風頻繁發生地帶,兩岸關係又在緊張狀態,「緊急避難包」最近成為熱議話題。(圖/NOWnews社群中心) 資料來源:全民防災e點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內政部消防署建議緊急避難包要準備:
緊急糧食飲水(水、餅乾、防災食品)
急救用品、醫藥(每日服用藥及常用藥)、清潔品
禦寒保暖衣物(外套、毛巾、手套、雨衣、暖暖包)
貴重物品(身分證、健保卡及存摺影本、其他合法證明重要證件影本)
少許現金(可能會使用到公共電話或自動販賣機)
鞋子(以防路上碎石、玻璃刺傷)
哨子、可攜式收音機、手電筒、電池、打火機、瑞士刀、行動電源、充電器材等
下載消防防災e點通APP(Google Play:https://pse.is/4gy8vt 、App Store:https://pse.is/4dyfj3)

嬰幼兒
奶瓶、奶粉、真空包裝或罐頭副食品等
尿布、尿褲、嬰兒背帶
奶嘴或小玩具
高齡長者
營養果凍、銀髮友善食品
拋棄式內衣褲、紙尿布
手帳、假牙、助聽器及老花眼鏡等
寵物
寵物糧食
常備藥物
保暖毯
外出籠、寵物牽繩
女性生理用品
以上物品可用防水背包裝起來,並放置在隨時可取得的地方,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可以隨時背起前往避難處。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指出,地震或颱風等大規模災害造成停水停電、交通物流中斷等狀況,導致物資無法運抵災區,民眾必須暫時在家中避難生活,建議民眾平時可以在家中儲存3日份以上的防災食物,考量家人成員日常飲食習慣、營養平衡,準備適合自己的防災食物,最好選擇可以常溫保存半年以上的食物、不需要加熱或加熱水就能吃的。也有網友建議,比起囤乾糧,比較推薦囤罐頭跟調理包,而且要買平常就會吃的,比連不知道怎麼吃的都好。

消防署建議,最好每半年要檢查一次避難包的防災物資,確認物資沒有過期、損壞或遺漏。
🟡與親友約定緊急會合地點
根據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內容指出,戰爭發生時,可能因通訊中斷無法與家人即時聯繫,平時可以和家人討論、約定緊急會合地點:
1、與家人確定災害或戰爭發生後的緊急會合地點,如附近防空避難處所、醫院、學校、公園等,可至「全民防災e點通(https://bear.emic.gov.tw/)」查詢。
2、發生失聯狀況,可在通訊未中斷或修復時,利用「災防防災e點通APP」的防災卡及親友協尋功能,與親友保持聯繫。防災卡可以設定家庭、社區、學校等群組功能,紀錄群組成員討論後的緊急會合地點及避難收容所,也能將成員設定為緊急聯絡人,災害發生時可發送通知及訊息,讓群組成員在有網路時回報是否平安及位置等訊息;親友協尋則可在系統建立失蹤親友資料,只要災害應變中心的傷亡名冊、撤離或收容名冊等有相符人員,就會自動通知。

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內容表示,如果戰時網路或通訊中斷,國防部將持續透過戰訊快報、廣播等傳播管道,發布相關國防資訊,國防部會結合同業人力、物力資源印行「戰訊快報」,廣播頻道的部分有:
漢聲廣播電台
調頻(FM)頻率:北部地區106.5、高屏地區107.3、台東地區105.3、中部地區104.5、宜蘭地區106.5、關山地區105.3、南部地區101.3、花蓮地區104.5、金門地區107.3。
調幅(AM)頻率:台北684/1116、桃園693/936)、台中1287、雲林1377、台南693、高屏1332/1251、宜蘭1116、花蓮1359/792、澎湖1269/846。
警察廣播電台
全國治安交通網:台北、桃園、嘉義、雲林、台南、高雄、宜蘭地區FM104.9,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地區FM105.1,花蓮、台東地區FM101.3,舞鶴地區FM106.5。
地區治安交通台:台北分台、花蓮分台、台東分台FM94.3,台中分台FM94.5、高雄分台FM93.1、宜蘭分台FM101.3、新竹分台AM1512、台南分台AM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