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住不分離!外籍漁工居住品質低落 健康受影響

▲外籍漁工「以船為家」,居住品質低落。(圖/記者葉正勳攝影)
▲外籍漁工「以船為家」,居住品質低落。(圖/記者葉正勳攝影)

記者李芷涵/綜合報導

《四方報》報導,據統計,2020年我國境內漁工為1萬1,343人,境外漁工受到疫情影響略減至1萬9,642人,儼然是我國漁業不可或缺的勞動力,也支撐起台灣繁榮的漁業經濟。不過,漁工仍普遍面臨勞動、住宿環境低落、就醫不便、職災傷害、港邊設施不足等困境。長期服務弱勢族群的新事社會服務中心關注漁工的勞動權益,組織的漁工組專員李正新向《四方報》表示,漁工每天工作和生活都在船上,居住、飲食品質皆相當低落,再加上醫療資源匱乏,對漁工的健康造成影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正新表示,目前台灣許多外籍漁工,工作、居住都在船上,「廠住不分離」,沒有陸地上的宿舍可以居住,在船上要解決所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問題,包括煮飯、吃飯、洗澡、洗衣服、睡覺都在船上,在有限的空間內要擠下許多人並不容易,居住品質受影響,也沒有隱私空間。此外,一些比較小的船甚至沒有廁所,小號可能要直接對著大海處理,大號就要到跑到港邊人煙稀少的消波塊去解決,不僅缺乏隱私衛生,一個站不穩摔下去也沒人知道。

▲外籍漁工船上宿舍狹小,居住品質堪憂。(圖/記者葉政勳攝影)
▲外籍漁工船上宿舍狹小,居住品質堪憂。(圖/記者葉正勳攝影)
《四方報》記者在北海岸某漁港登船後也發現,原本體積就比較小的近海捕撈漁船上,硬是隔出了好幾間「房間」,除了就地擺放棉被和床墊外,其他幾乎什麼都擺不下,代表漁工除了衣物以外,幾乎無處擺放「私人物品」。有的床墊還直接擺在駕駛座旁邊,空間狹小且完全沒有隔間,毫無隱私可言。這些「房間」入口也都沒有門,只有一個狹窄的洞,必須要蹲下來用爬的才能勉強擠進去,乍看之下就像臨時設置的休息空間,很難想像這是漁工幾年下來每晚睡覺的地方。除了居住環境狹小外,環顧整艘漁船,也沒有適當的空間用餐,漁工們的食物和餐具都隨意地擺在甲板上,飲食衛生問題堪憂。

李正新並表示,多數漁港位於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再加上交通不便、語言隔閡等問題,讓漁工沒辦法自主性就醫,需要靠他人協助,這也導致許多漁工一但生病就選擇隱忍,或吃一些從印尼帶來的成藥解決身體上的問題。一名在港邊工作的移工就笑笑的向記者表示,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靠同鄉彼此互相刮痧、按摩就好,不需要看醫生。

▲外籍漁工「以船為家」,居住品質低落。(圖/記者葉正勳攝影)
▲外籍漁工「以船為家」,居住品質低落。(圖/記者葉正勳攝影)
為了關懷漁工健康,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會協助有需求的漁工們到醫院就醫,並從旁協助翻譯,包括藥物的服用方式、安排回診機制等,同時向醫院建議語言問題的補足方式。新事也與台大環境及職業醫學部透過行動式義診,為港邊的外籍漁工進行健康檢查,並計畫推動「港邊醫務室」定期為漁工看診,養成漁工不舒服、生病時自主就醫的習慣,「希望讓他們可以健健康康的來台灣,健健康康的回去,而不是說存了一筆錢,卻帶著一個滿身是傷的身體回去,這樣得不償失」。

除了醫療資源匱乏,港邊硬體設施長期不足也是亟待改善的問題。李正新指出,服務過程中經常看到漁工在甲板上或港口邊就地洗澡,而且不論春夏秋冬都洗冷水澡,盥洗室、廁所設施的缺乏都對漁工的生活形成極大困擾。包括新事等單位長期倡議,要求漁業署等單位去完善漁工港邊人權設施,慢慢在許多港邊有開始看到改變,但數量還是不足,且大港、小港存在資源落差。未來,中心也規劃推動職災手冊,搜集漁工想了解的職災問題,包括手指若被切斷後該如何進行保存,以提高接回去的機會等等,再找專業醫療人員進行解惑,製作一本實用的職災手冊給漁工參考。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的漁工組專員李正新。(圖/記者葉政勳攝影)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的漁工組專員李正新。(圖/記者葉正勳攝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