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企/WFH易囤積!夏日來臨前4招告別局部脂肪

▲高珮菡院長表示,透過規律運動及飲食控制再加上非侵入體雕,能在短時間內剷除囤積在身上的脂肪。(圖/品牌提供)
▲高珮菡院長表示,透過規律運動及飲食控制再加上非侵入體雕,能在短時間內剷除囤積在身上的脂肪。(圖/品牌提供)

本報訊

去(2021)年因為疫情關係,許多人都WFH居家上班,減少運動又長期久坐的狀況下,更容易將脂肪囤積在肚子和下半身,漸漸地變成水桶身型,夏日前正是女性減肥旺季,漫雲思境診所院長高珮菡表示,透過規律運動及飲食控制,再加上非侵入體雕療程,愛美的女性們不用擔心來不及在夏天展露腹部性感線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減脂一直是普羅大眾最愛討論的熱門議題,醫師高珮菡提出幾項建議,除了每天喝水至少2000CC和維持正常飲食,建議每周做3次30分鐘以上、能讓心跳速率達到每分鐘130次以上的有氧運動,另外,醣類攝取的每日總熱量占比降低到30%,「減少醣類但並非完全不食用,因為醣類也是促進脂肪燃燒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現代人除了減重也開始在意身材線條,規律運動和飲食控制雖然能夠幫助減輕體重和脂肪,但卻無法針對局部雕塑,尤其像肚子、副乳、蝴蝶袖、大腿等脂肪特別容易囤積的地方,另外有些媽媽懷孕時因為子宮擴大造成腹部器官改變位置,腹肌承受的壓力增長,造成腹直肌分離,鬆垮的腹部就成了脂肪堆積的地方,要恢復以往身材格外不易,因此許多人開始求助體雕療程來達到減少局部脂肪的效果。

高珮菡舉例,過去大多數人都會擔心侵入性的抽脂動刀,但隨著醫學美容科技發展,現行非侵入式的體雕療程更被廣泛接受,「其中像是最近新引進的EMSCULPT NEO熱磁減脂,結合電波射頻和新一代聚焦磁能雙科技。」目前診所內的體雕客群大多在30歲到45歲,高珮菡指出,熱磁減脂是單次非侵入性療程,目前台灣核可適應症以腹部為主,適合局部瘦不下來、BMI35以下的消費者,國際臨床期刊研究(Published in the 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 2021)指出,「做完完整療程6-8週後如同於連續做了12到16週的高強度運動,另外平均能有減少脂肪厚度30%、增加肌肉25%的雙重效果(Published in Dermatologic Surgery journal, 2021)。」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