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豬萊襲/「食」在不安 萊豬開放大事記

▲台灣萊豬爭議的開端,於去年8月28日開始,總統蔡英文無預警宣布,要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及放寬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表/NOWnews製)
▲台灣萊豬爭議的開端,於去年8月28日開始,總統蔡英文無預警宣布,要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及放寬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表/NOWnews製)

記者劉雅文/專題報導

2020年8月28日,原本平凡的日子,卻成為台灣萊豬爭議的開端,總統蔡英文在這一天無預警宣布,要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以及放寬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從這天起,各種關於萊豬的反彈聲浪,一天都沒停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天後,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網站上,就出現了兩個新的預告草案,內容是訂定「直接供應飲食場所供應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草案」,以及「包裝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草案」,這個草案裡頭清楚寫到,豬肉及豬可食用部位原料的包裝食品,要在容器或外包裝用「中文標示原產地」,且依據屠宰地為據。

不只這樣,還列出了標示規定,以中文顯著標示,可以用像是卡片、菜單、標記或標示牌等形式,張貼、懸掛、立牌、黏貼等;菜單、標籤註記者,字體長寬還不能小於4公釐,其他則是不得小於2公分。

▲政府決議,從1/1起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示意圖。(圖/資料畫面)
▲政府決議,從1/1起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示意圖。(圖/資料畫面)
衛福部長陳時中接著也親自召開記者會,說明萊克多巴胺安全含量標準,最終拍板豬肉殘留容許量,分別為肌肉及脂(含皮)0.01ppm、肝臟0.04ppm、腎臟0.04ppm、其他可食用部位(例如胃、腸、心、肺、舌、肚、腦、血等部位)為0.01ppm。

相較於Codex(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台灣因應國人飲食習慣,有吃豬腎、其他部位等,在安全容許量做出了調整,其中為了避免坐月子的產婦有安全疑慮,特別把豬腎的安全容許量定在比Codex還要嚴格的0.04ppm,但也同步開放了「其他可供食用部位」 ,通通可以含有萊劑。

▲食藥署公告萊克多巴胺安全含量標準。(表/NOWnews製)
▲食藥署公告萊克多巴胺安全含量標準。(表/NOWnews製)
也因此,隨著萊劑安全容許量出來以後,民眾對於吃到萊豬更加憂心,市場焦點通通都是各種關於未來萊豬如何標示、萬一商人混用會不會誤食?為了弭平消費者恐慌,食藥署又預告要修改散裝食品相關規定,要求散裝食品標示,要增訂「豬肉及豬可食部位為原料之散裝食品,應標示該原料之原產地」。

但這些都沒有辦法阻止反彈聲浪,勞工團體還發起秋鬥遊行,數萬民眾上街抗議萊豬,立法院外圍也被各種反萊豬進口的社會團體包圍,前立委、現任國民黨中常委沈智慧,甚至激進的在立法院門口發起了絕食抗議。

但在執政黨多數決的情況下,始終無法阻攔台灣張臂擁抱萊豬的結果,立法院會去年12月24日處理攸關進口含萊劑美豬、30月齡以上美牛等9項行政命令,民進黨團藉人數優勢准予備查,儘管部分立委棄票不表態,仍無法改變結果,最終9項行政命令全數通過,並且從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政府決議,從1/1起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示意圖。(圖/資料畫面)
▲政府決議,從1/1起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示意圖。(圖/資料畫面)
台灣在各種意見交雜的情況下,在進口美豬下做出了讓步,未來不只是牛肉,就連含有萊劑的豬肉,都可能吃進體內,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造成相關單位赴美查廠日程延後,行政命令的通過,直接超越了事前的審查作業,也難怪民眾恐慌難以平息,即使衛福部承諾對於萊豬的機場抽檢,將會徹底執行,避免不合格美豬入台,但會不會有食安疑慮,恐怕只能觀察下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