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環境壓力」,光線、房間擺設或是更換睡眠環境
2.「心理壓力」,工作、家庭、生活、感情創傷等皆可能為形成惡夢原因
3.「忽略壓力」,認為自己撐得住,或因忙碌選擇無視壓力
4.「生病」,發燒、重感冒、疾病都可能增加做惡夢機率
5.「藥物」,某些抗心理疾病藥物可能會造成多夢
6.「食物、酒精」,高脂肪食物及酒精,會使睡眠品質變差。

1.檢視壓力:確認是否有無形的壓力被忽視
2.回憶惡夢:有時惡夢會對應現實 可藉此釐清壓力來源
3.找人傾聽:可與親友訴說夢境 藉此宣洩壓力
4.重視睡眠:勿將睡眠作為例事 做到睡眠=休息
也可以試著改善睡眠環境:
1.更改房間擺設:避開鏡子及高櫃或調整睡眠光線
2.規劃行程:前一天安排隔天行程,勿睡醒就處理繁複雜事
3.提升睡眠設備:提升睡眠設備:如床、枕頭等 或購入助睡眠品
4.信仰事物:如聖經、佛珠等各式收藏

另外高敏敏表示,還可以多補充礦物質鈣,放鬆肌肉、舒緩壓力,像是牛奶、豆乾、豆皮、小魚乾、黑芝麻等這些都是鈣質豐富的食物,以及色胺酸,製造快樂賀爾蒙血清素,改善大腦壓力,而牛奶、乳酪、香蕉中都有豐富的色胺酸。
高敏敏透露,補眠也不是睡越久越好,有時可能會越睡越累,想要效率補眠建議可以分段式補眠,即便逢假日,每天多睡1小時即可,但記得不過度補眠,晚睡或晚起以1-2小時為限,精神較佳,最後是假日結束前提早睡,假日結束前提早20分鐘上床,慢慢調整回原本作息,另外如果平時有熬夜習慣,補水就很重要!足夠的水分才能使身體健康運作、有精神,還可以幫助細胞修復、修復疲勞遠離惡夢。(編輯:賴禹妡)
【本文獲臉書粉絲團《高敏敏營養師》授權,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